在《雍正王朝》里,胤礽第二次被废,其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发布时间:2023-03-15 16:04:53 发布人:hao168

真正的推手是邬思道!而且,邬思道是瞒着老四胤禛办的这件事。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直接原因就是十四爷密折上奏给康熙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太子写给任伯安的。在这之前,任伯安搞的《百官行述》,胁迫百官,让康熙很

真正的推手是邬思道!而且,邬思道是瞒着老四胤禛办的这件事。

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直接原因就是十四爷密折上奏给康熙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太子写给任伯安的。在这之前,任伯安搞的《百官行述》,胁迫百官,让康熙很生气。这封信,让康熙知道太子才是任伯安的幕后主使,也是因此太子才会二次被废。

而这封信,能到康熙手里,完全是因为邬思道!下面,详细讲述下此事。

原礼部主事任伯安写了一套《百官行述》,将三百多位官员的隐私记录在案。任伯安利用自己吏部主事便利,广设耳目,专门收集文武百官的隐私过失,然后记录汇编成《百官行述》,里面附有百官过失的各种证据,满满四大箱。任伯安想以此来要挟百官。

胤禛知道此事以后,就和十三爷密议,让年羹尧到江夏镇“夺取”《百官行述》。这才有了年羹尧血洗江夏真的事。但是,《百官行述》被任伯安寄存在京城的万永当铺,只能任伯安自己去取。年羹尧只拿到了一张当票和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信。

邬思道出主意,让狗儿冒充破败公子哥,将四爷府上的东西当到万永当铺。然后,十三爷带兵去“抓贼”。查封了当铺,“拿”回了《百官行述》,并当着众位皇子和太子的面,烧了《百官行述》。

此事,到此看着是没有问题。老四为公,烧了《百官行述》。谁也别想用此威胁百官。但是,老四胤禛留了一个后手,一封信。

这之前,太子让一位黄大人拿着自己亲笔信,让任伯安将《百官行述》送给他!任伯安看了信以后,打算亲自回京送给太子。结果,当晚,江夏镇被年羹尧血洗!信和当票都被年羹尧送给了老四胤禛。

这封信,就是太子的把柄!太子竟然想用《百官行述》胁迫百官,为自己的太子之位“保驾护航”,真是用心险恶!老四胤禛留着这封信,就是怕太子当了皇帝以后,找他算账,追究他烧毁《百官行述》的责任。

这封信在老四手里是没事的,但是,邬思道却让高福给了老八。

高福因为狗儿和翠儿好了,去喝闷酒,遇到了老八府上的胡管家!醉酒中的高福,把《百官行述》一事,说给了胡管家。胡管家明白高福知道此事内幕,于是,对高福威逼利诱,想让高福给老八当内应。

此事被邬思道知道了,邬思道将计就计,转身威胁高福,让高福将那封信给了胡管家。因此,这封信到了八爷手里。八爷马上就让老十四给康熙上折子,并把那封信也带上。

康熙收到老十四折子以后,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他让军机处,将这封胤礽给任伯安的信转寄给了太子,逼太子谋反。太子在亲信的鼓动下,果然动了谋反心思,想学李世民搞“玄武门兵变”。

太子让耿索图在密云劫持康熙皇帝;让托合齐取代隆科多九门提督职位,控制京城,然后,逼迫皇帝退位;同时,让凌普率领热河兵马进驻京城,协助其登基。

可惜,康熙老谋深算,早就安排好老十四,隆科多和老四等人。如果,太子敢有不臣之举,立马分头缉拿太子党羽。太子也因此二次被废。

因此,幕后真正推手是邬思道。邬思道策划了此次废太子的事。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邬思道此次密谋的核心人物

坎儿,也就是高福,也被杀了。胤禛知道这封信流出以后,查出来是高福“出卖”了他,将信送给了老八。因此,下令毒杀高福。

大家肯定在疑惑,老四是不是真正主谋?老四是否默许了邬思道这么做?这件事,二月河没有给出解释。我觉得是邬思道自己做主做的,邬思道肯定没有跟胤禛商量过这件事。因为,如果邬思道跟老四胤禛提到过这件事,老四等于是无情无义之人!这偏离了老四的人设,老四就被“黑化”了。

所以,邬思道才是真正的主谋!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