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战争大溃败,道光为何欣喜若狂?一口气提拔了554人

发布时间:2023-07-03 16:41:34 发布人:hao168

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英夷”的挑衅进攻,大清朝堂上的臣子们一个个都是大义凛然的主战派,声言要把“英夷”打得片帆不留,借以彰显天朝的盛世国威,谁要是敢公开言和,马上就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道光更是为这场

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英夷”的挑衅进攻,大清朝堂上的臣子们一个个都是大义凛然的主战派,声言要把“英夷”打得片帆不留,借以彰显天朝的盛世国威,谁要是敢公开言和,马上就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道光更是为这场战争定下了一个调子:只准胜,不许败;只准战,不准和!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政治基调,一个预定的唯一答案,从战争开始一直到最后结束,道光都以为天朝是胜利者。

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年,道光任命皇室宗亲奕山为“靖逆将军”,拿着朝廷军费300万两白银,与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四川提督、湖南提督等多位军政大员组成前敌委员会,带领七个省的数万大军共同奔赴广东的战争最前线,打算和英国人决一死战。

按照道光的训示,此次作战必要让英夷“片帆不返,俾知儆畏。倘该夷船闻风远遁,空劳兵力,惟该将军是问”。对于这一明确要求,奕山不敢有丝毫懈怠,实际上他也的确没把英国人——传说中腿都不能打弯的夷人,放在眼里。

结果却让奕山始料不及。清军刚到广州就与英国人打了一场遭遇战。面对英国人的指挥多变,军队的训练有素和其战前所做的大量的情报工作,清军从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指挥官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竟然在开战后连像样的军事作战方案都拿不出来,只是胡打瞎打。

清军在人数上远远多于英军,可庞大的阵容依然没能抵挡住英国人的凌厉进攻,以致水陆两方面全线告急,不几天的工夫,就被打得挂起白旗被迫求和。就这样,英国以死亡9人、伤68人的代价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清朝数万军队。

战争结束后,趾高气昂的英国人不但对清军下达了迅速撤出广州城、由英军占领广州的通牒,还要求清政府赔款600万,算是“赎城费”,并且要答应英国人的通商要求。被英国人打怕了的奕山早已没了昔日气冲霄汉的气概,对这些条件是全部照办。这边安抚了英国人,可如何应对道光,就成了摆在奕山及前线官员们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对于如此重大的战场失利,他们深知,若要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详细汇报给道光,难免会被严厉问责,弄不好还会把命混丢。

为了前途和生命着想,官员们绞尽脑汁地想着对付主子的办法,最终经过一番秘密串联,前线官员们开始了集体造假。造假的当家人就是奕山,在他给道光的战报中,早已没有了清军失败的一丝痕迹,而是搞了个乾坤大挪移,把“大败”写成了“大胜”,说经过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击沉、焚毁英国军舰多艘,重创英夷,让其元气大伤。

紧接着,奕山笔锋一转,在奏折里发挥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给道光编织了一个动人的“英夷乞恩”的故事,将所谓的600万赔款说成了“商欠”:

失败后的英国人曾成群结队、痛哭流涕地来到广州城下,他们的首领“免冠作礼,屏其左右,尽将兵仗投地,向城作礼”,说有苦情要向奕山申诉。城上的大清士兵对这些人厉声呵斥,“我天朝大将军岂肯见尔”,并问这些英夷为何要屡屡进犯大清。

英夷说,由于清朝终止了广州的行商和他们进行商业贸易,货物不能流通,使得广州十三行的行商欠了他们大量商款,不得已才挑起了战争。现在他们央求大将军转告大清皇帝,希望大清王朝能够开天恩,“追完商欠,俯准通商”,今后他们将退出大清的国土,“不敢滋事”。奕山在战报中说,为了两国的贸易着想,希望皇帝能够准许和英国人通商,同时由政府拿出一部分钱先为行商垫付欠英国人的商款。

除了美化战局,奕山还不忘在奏折中列举了554位战争前线有功人员的名字,让大家同享撒谎带来的“褒奖”。

看到这份战报,道光欣喜若狂,马上对奕山的战报进行了回复,在上谕中,道光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念念不忘自己是天朝的大皇帝。他称英国人“性等犬羊,不值与之计较”,既然已经打败他们,给了他们一个教训,现又“免冠作礼,吁求转奏起恩”,那就准许和他们通商了。同时为了鼓舞前线官兵的士气,道光又大笔一挥,重重嘉奖提拔了这554位“英勇之士”。这个举动让前线官员尝到了造假的甜头,极大刺激了他们的“造假风”,造假便成了时尚。

于是,深居于紫禁城的道光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前线捷报,纵使是战争之余的谈判也被粉饰为“天朝上国”对“英夷”至高无上的恩典,反正“胜利是伟大的,谈判也是光荣的”。恐怕道光至死都不会明白,这样“光辉的胜利”怎么会让国门洞开,还要割地赔款,后来更成了“天朝上国”的奇耻大辱。

其实,那些从京城被派到前线的“主战”官员们本不想造假,也想把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可当他们见识了英国人船坚炮利后,才明白拿着手中的大刀长矛、靠着人海战术,根本打不过英国人。可无论是前线的文臣还是武将都不敢说实话要言和,因为那会打到道光的痛处,让主子及其领导下的天朝上国颜面扫地。其后果是,轻则官位不保,重则被流放甚至人头落地,如此的政治风险,使官员们只得对道光不断撒谎。

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善于揣摩圣意是封建社会官员的必修课。不能投其所好、把主子的脉把握准,是很难在官场有个美好的政治前景的。既然不能说实话,那便只能练就一番撒谎的胆量,去哄骗万里之遥的主子高兴,让其沉浸于谎言的精神快感中。因此,与其说是臣子们欺骗了道光,倒不说是道光手中的专制权力欺骗吞噬了他,让他变成了紫禁城里的孤独白痴。鸦片战争,也就这样成了“转败为胜”的典型。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刘占青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