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雄心如成吉思汗,实力也十分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发布时间:2023-07-07 09:20:21 发布人:hao168

前言纵观历史发展与与变化,清朝是不多的稳定发展的少数民族政权,这归功于康熙帝明智的安抚政策和方针。虽然刚开始树敌颇多,各种内忧外患,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是被消灭就是被消化。其中让其奔波劳碌御驾亲征的恐

前言

纵观历史发展与与变化,清朝是不多的稳定发展的少数民族政权,这归功于康熙帝明智的安抚政策和方针。虽然刚开始树敌颇多,各种内忧外患,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是被消灭就是被消化。

其中让其奔波劳碌御驾亲征的恐怕不多,从这一点来说,噶尔丹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不过天意难料,他的对手康熙帝也绝非庸主昏君,最后两人争斗的结果如何,历史作出了选择。

噶尔丹一直都有一个如雄鹰般堪比天高的雄心和壮志——称霸西北草原,统一蒙古,不依附于清王朝的目标。

于是乎,这位大汗趁着清朝忙于解决内忧的时候开始做大做强,在客观上奠定了逐鹿中原的基础。

康熙帝在平定以吴三桂为主的军事集团,明朝的残余实力之后,稳定了内政,此时的大清已成为了拥有完整政权的合法集权单位。后来清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稳定了外交,这也为康熙帝御驾亲征创造了条件。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双方的矛盾焦点是整体与局部的冲突。

噶尔丹逆势而行不得民心

具体来讲,噶尔丹作为局部想要取代整体是违背历史的客观规律的。

因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人心已趋向于稳定和团结,任何想要分裂民族的个人和团体都是不得民心的,这是噶尔丹作为准格尔大汗之所以会失败的根本原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言不虚。

而康熙虽然是外来势力的领导人,就当时的历史环境而言,实际上实行的是大一统的整体方针,这一点恰到好处的符合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统一的诉求,是跟随历史潮流的正确举措,这就在与噶尔丹的争斗上掌握了主动权。

沙俄喜获“棋子”

接下来我们回到双方发生冲突的时间点。起初,噶尔丹所在的部落只不过是蒙古草原上的一支势力而已,在吞并了其他部落势力之后,开始初露锋芒。

只不过噶尔丹不属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被承认还是因为实力,这样的组织集团是有安全隐患的,因为“不合法”,这里的“不合法”是指不符合继承大汗的客观条件,毕竟古人是十分看重“身份”两个字的。纵然他有成吉思汗那样的雄心壮志,却也无奈败在了血缘上。

之后,在整合了准格尔之后,噶尔丹又吞并了邻属的南疆,这就为争取沙俄更多的支持获得了有力的保证,此时噶尔丹在西北草原上不可一世,实力直逼成吉思汗,客观上也成为了康熙帝的腹心之患。

为什么噶尔丹不在完全稳定准格尔之后再采取军事行动呢?

这其实是因为沙俄势力的干预。那时的沙俄因为已经与大清有过不愉快的摩擦,而且从形势上渐渐向不利于沙俄的方向上发展。所以,他们如果再想从康熙手里取得好处,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干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此时噶尔丹这个雄心万丈的大汗就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成为了沙俄手上的“旗子”。

康熙用科学教噶尔丹做人

接下来,因为有了沙俄的支持,噶尔丹在没有稳定的情况下采取了军事行动,占领了已向大清臣服的喀尔喀,之后挥师南下,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了激斗,最后康熙凭借武器优势——大炮,获得了胜利。

其实就本场战役而言,康熙率领的清兵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以及强大的国力支持取胜毫无意外,但实际上战斗过程拖泥带水,这是不是有意保留实力的策略呢?

通过这一历史事件也使我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确实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谁强大。

草原雄鹰的陨落

随着事态向着白热化方向发展,噶尔丹后院起火,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发动政变成为新的大汗,堵住了噶尔丹的回路。

接下来,1691年康熙北上,举行多伦会盟,消化了漠北蒙古。

公元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的残余势力在大清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双重打击下,逐渐处于劣势,这位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在绝望中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综上所述,盟友和内部势力的稳定是多么的重要,选择错误的话,只能是挖坑,康熙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地通过合纵与连横扩大自己的潜势力,在战略的高度上完成了消灭局部矛盾的目标。

组合拳胜过三板斧

比较一下康熙和噶尔丹管理组织机构的方式和态度。可以看出噶尔丹通过四处奔波统一草原内部,无一不是在消耗的前提下通过军事手段扩充自己的势力,对于内部也是武力统治为主,之后就不管不顾,这就使各种问题滋生,比如政权是否稳定,人民是否拥护。

康熙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在面对各种叛乱和反攻,刚柔并济,分化各种势力集团,拥抱那些被暴力胁迫的人,打击搞破坏的外部势力,以安定为目标和原则再辅以恰当的军事手段,一套组合拳下来,既让那些觊觎天下的人有所顾忌,又赢得了各种民族的拥戴。

这就让只会“三板斧”的噶尔丹越来越被动,而康熙则可以游刃有余地采取各种策略,避免落入和噶尔丹硬拼的圈套,毕竟还有沙俄这只黄雀在后面。

康熙帝顺义而为终执牛耳

噶尔丹确实是一代王者,可是他的对手是康熙帝。即便是噶尔丹通过军事实力短暂了征服了周边的一些民族和势力,可是这种建立在逼迫基础上的关系不会长远,地盘扩充再大,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小利而失大义。

而康熙凭借没有大棒的包容和接纳,赢得了那些被噶尔丹威逼的人民和首领的尊重。此消彼长,准格尔内外问题越来越严重,康熙这边则稳如泰山。于是乎,历史选择了那些维护他人利益和尊严的康熙。

以上便是为何拥有强劲实力且野心十足的噶尔丹,最终败给康熙的原因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