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绝顶的道光皇帝,为什么会被大臣们集体蒙骗?

发布时间:2023-07-09 12:50:42 发布人:hao168

文:董狐笔一道光皇帝,大名爱新觉罗.旻宁,因鸦片战争中表现昏庸无能,而载入史册。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旻宁却以勤政,俭朴和仁慈著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从爷爷乾隆到爸爸嘉庆,从王公大臣到小官小太监,凡是

文:董狐笔

道光皇帝,大名爱新觉罗.旻宁,因鸦片战争中表现昏庸无能,而载入史册。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旻宁却以勤政,俭朴和仁慈著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从爷爷乾隆到爸爸嘉庆,从王公大臣到小官小太监,凡是在道光皇帝身边工作过的人,都无不被旻宁同学高尚的道德品质所折服。

据说道光帝驾崩以后,怀念他的很多人一个个都痛哭流涕,对他的缅怀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场景直追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的葬礼,令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旻宁并不像历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昏庸,在即位之前,就以聪明能干,老成持重著称,连老奸巨猾的乾隆皇帝,都认为这个孙子孺子可教,将来必成大器。

但为什么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好人,做了皇帝以后,大清朝却一天不如一天呢?

在旻宁还没有成为道光皇帝之前,紫禁城曾经发生过一次大事。

史载天理教精锐二百余人,冲进紫禁城,差点就端了清朝皇帝的老巢。在这次动乱中,皇子旻宁保持了难得的冷静,率领身边的侍卫和太监,英勇反击,并亲自击毙天理教徒两名,镇压了这场危险的动乱,成了挽救时局的大英雄。

但实际上,这次动乱的真实情形,是一场组织混乱,纪律松散的闹剧,天理教那些人连方向都找不到,也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不过就是想到全国最大的地主大院里去,多顺几件宝贝。

天理教进入紫禁城的方式就更让人啼笑皆非-----用银子买通守门的太监,相当于买了一张紫禁城门票,到里面进行紫禁城一日游。

事实上,这种旅游业务开张并不是一天两天了,当时北京很多好奇心比较重的人,都花钱进去过,而这笔不菲的门票收入,都进了太监们的小金库。

无组织无纪律的天理教徒,只不过是胆子大了点,变旅游为抢劫罢了。不然那么大的紫禁城,岂是区区二百个人能硬闯进去的?

对这个情况,旻宁是清楚的,但为了树立自己力挽狂澜的形象,故意将天理教二百余人描述为“精锐”,以突出自己挺身而出的英勇神武。

其实天理教才是最大的受益人,因此而在史册中写下光辉的一笔,比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还牛-----毕竟人家打进了紫禁城。

旻宁万万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二十多年,这种欺世盗名的行为就又要重演。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皇帝认为林则徐办事不力,就派满洲贵族琦善代替林则徐,出任两广总督,去广州去对付英国侵略者。

琦善没去广州之前,和林则徐一样,也是主战派,但到了前线,看到英国人的坚船利炮,马上变怂了,和英国人签了不平等的协定,还赔了巨额的银子。

虽然是个怂包,但琦善怂的老实,怂完以后,老老实实向道光皇帝上折子,把自己的遭遇汇报给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听,勃然大怒,马上下令将琦善就地免职,锁拿进京查办,还直接派人把琦善的家给抄了。

但广州方面,事情还得有人管,于是皇族爱新觉罗.奕山上场了。奕山来头不小,祖上就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那位十四阿哥,按照野史说法,雍正皇帝的江山都是从他们家手里夺去的。

没上广东前线之前,奕山也是主战派,但到了广东,就和琦善一样,被洋人的坚船利炮吓破了胆子,比琦善签订的不平等协约还无底线,比琦善赔的银子还要多。

但同样是怂,奕山比琦善要怂的聪明,怂的艺术,手上怂嘴上不怂。

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里,奕山先把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广州军民赞美了一番-----这种赞美的实质,就是抢功,明里是表扬前方将士,暗里是夸自己领导有方。

接着,奕山又写了英国侵略者的恓惶状-------免冠作礼,恳求大清皇帝开恩,只要拿回广州方面中国人的欠款,准许通商,我们马上撤退,再也不敢来了。

就这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将赔款600万元描述为拿回欠款,将不平等条约描述为通商,奕山巧妙地将广州的大失败,粉饰为一场大胜利。

道光皇帝一看奕山的奏折,龙颜大悦,对奕山大加赞赏。从此之后,每次与外国侵略者作战,督抚和将军们都向奕山学习,把大清朝廷搞成了谎言的世界。连后来所谓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都有样学样。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类似的桥段曾被搬上荧幕,东南作战大败,魏东亭却一路报捷,告诉天下人说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战,很多观众可能还要为魏东亭的小聪明点赞吧。

故事如果在这里结束,我们的确能够看到,道光皇帝固然是一个好人,但这么容易便被奕山等臣子们所欺骗,的确是昏庸无能之辈。

这当然不是真相。

真相是道光皇帝不久之后,就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了广州发生的一切,以及奕山在广州的怂包行为,但却并没有揭穿。

聪明绝顶的道光皇帝,在斟酌再三之后,觉得按照奕山的说法,公告天下百姓,让百姓知道大清在与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也挺好的。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一点也不严肃,跟闹着玩儿似的。

可历史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谁要玩弄历史,就注定要被历史玩弄。

清朝上下,从皇帝到臣子,都在互相瞒哄,互相欺骗,并把这种欺骗当成了良策,默许了这种虚假。而虚假堂而皇之被认可的时候,真话就没有了,反思也没有了,大清的皇帝和臣民们好了伤疤马上忘了疼痛,继续在歌舞升平中做盛世的美梦。直到灭亡,他们也一直觉得他们脑海中那个虚幻的盛世很美好,没什么需要反思的。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