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智慧,详细解读和珅发迹秘诀,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事

发布时间:2023-07-10 10:25:10 发布人:hao168

说起清代一朝,最著名的臣子非和珅莫属。说起他大家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他富可敌国的身家和贪婪的性格。只是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透过这个现象探寻本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经历,让他成为如此贪婪的人呢?今天爱说历史

说起清代一朝,最著名的臣子非和珅莫属。说起他大家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他富可敌国的身家和贪婪的性格。只是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透过这个现象探寻本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经历,让他成为如此贪婪的人呢?今天爱说历史的娘娘便带大家细细剖析和珅的发迹秘诀,其中又应用了鬼谷子什么样的学说?到底这么做对不对,娘娘这里不做评断,由您来说。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因为一句话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他当时只是皇家仪仗队的一名普通成员。世人都猜测他的出身应该不高,可是真实情况是,和珅是如假包换的将门之后,祖上便有军功,到了他父亲常保时,更是官至福建都统。按理说,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并不应该养成如此敛财贪婪的性格。可是在他3岁的时候,变故来了,先是他的母亲难产过世,9岁的时候,父亲也撒手人寰。此时的小和珅只能跟着自己父亲留下的其他妻妾生活。过早体验父母离世的滋味,感受过继母们的不公平对待,令和珅很早便成长为一个少年老成的孩子。

好在,和珅上学的学校不错,是唯一一所兴建在紫禁城内的贵族学校,那里的老师,不是翰林也都是非常有学识的人。此时的和珅,在这所学校的处境是很尴尬的,因为其他孩子的父亲,都是朝中的大官,他此时的家世跟人家没法比。和珅时常被贵家子弟嘲弄,都咬着牙忍下来了。经历这种环境,让和珅过早的尝尽人情冷暖,学会了曲意迎合的本事,他知道自己家世不好,便越发的讨老师欢心,从而得到些许保护。

这里应用到的是鬼谷子捭阖一章,在情况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细心观察事情发展的动态。像和珅,他在家里不受重视,他就学会奉承那些姨娘;在学校受到欺负,他便学会观察老师们的喜好,从而投其所好,拉近距离,寻求庇护。

可是想出头,光拍马屁不行啊,自己得有点真本事才行,于是他就勤奋读书,不仅阅读学堂内学的,他还学习汉人的著作,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等。当时的八旗子弟,对汉人的学问普遍存在一种蔑视态度,不屑学习,可是和珅不一样,他全都学,除此以外,还学习满蒙汉藏各种语言。以上说到的这些,只能说明和珅好学,可是接下来这个就不一样了,他重点钻研乾隆的诗词和书法,说明他是个有心人,他认为自己总有一日要与乾隆相见,所以未雨绸缪。

这里用到的是鬼谷子内揵一章的内容,说白了,咱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应用。细看和珅的学习方向,他是在侧面了解过乾隆的,或者说,他是了解过供需关系的。同样都是学习,别的满人不稀罕学习的,他学好了,他就比别人有优势。况且君臣结交,有的时候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志同道合,哪种关系更牢靠?早就看多了世态炎凉的和珅心中早有分辨。他心里一直都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后肯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做,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和珅的苦学,还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便是刑部尚书英廉,他在朝中非常有权势。英廉儿子儿媳早亡,只为他留下了一个孙女。为孙女谋得一个好郎君成了英廉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他就暗中观察紫禁城学校中这些学子,看来看去,和珅颜值高、学识好、会武功、善处事。在官场中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英廉看人非常准,看准和珅不是池中物,便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他。有人说,那和珅不成吃软饭的了吗?以后发达了肯定不能再对发妻好。可是和珅发达后非但没有对发妻冷眼,反而愈加疼爱,而且和珅的家庭内部处理的非常和谐,这个我们日后会讲到,这里先不赘述了。

用鬼谷子忤合术来解决问题,前期时,和珅已经对自身的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吸引需要迎合的贵人注意,史料中虽然没有具体讲,可是我相信,想得到朝中炙手可热的英廉青眼,并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鬼谷子中的学说中对迎合有不同的解释,正向迎合远没有背向迎合来的巧妙,比方说,你明明知道他喜欢这种人,却在不经意处显示自己,嘴上并不多言,时间久了,形象树立的更加完整,也更让人信赖。一个想要声名远扬的人,不一定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话不多的人,因为他深知背向迎合的妙处。

攀上这么一门亲,和珅便有了自信,雄赳赳气昂昂的去考科举。可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并不适合和珅这种博学的人,考试的面非常窄,和珅因为太厉害了竟然没有考中。好在和珅是满人,祖上有军功的满人,就算考不中科举,也有为官的资格,于是他就成为了一个轻车都尉。此后很快,不知道是不是被岳祖父提拔,成了皇家仪仗队的成员。成了皇家仪仗队成员就有了日日见到皇上的机会。这便有了咱们先头说的,他仅凭对论语的熟悉,说一句话便脱颖而出的事情来。

这里用到了鬼谷子揣术和摩术的综合应用,要成事,这两点本就缺一不可。此时乾隆的一言一行,在和珅眼里已经发酵许久了,他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细心揣摩,知道什么样的言语能打动乾隆,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和珅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他的机会不多,所以对一次机会把握的精准程度,便成了重中之重。我们看似和珅仅凭一句话得到乾隆青眼,可是私下里,和珅并没少下功夫。

我们现代人看历史人物,很多时候都是非黑即白,娘娘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我们挖掘和珅这一路走来的轨迹便会发现,他所作所为投入了比常人多得多的成本,就像我们经商一样,成本投入的越多,越想得到更多回报。再者,他从小生活的环境,让他产生一种对穷困的恐惧,说白了就是穷怕了。娘娘分析这些不是为和珅的贪婪找借口,只是结合他的情况找原因。至于他后期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是不言自明的。我们看历史,不光学习那些成功人士的闪光点,还要辩证的从他身上看到不足,有审视,才有进步,所以说,看历史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学习鬼谷子的学说,是一个不断辩证自我认知的过程,让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并非只有前进和后退,阴阳不停互相转换,形成一个以万变治万变的局面,才是我们应该修炼的。如果您也喜欢鬼谷子的学说,欢迎关注娘娘说历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