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行德,靠25张盐票起家的民国首富,为什么子孙后代财富会消失

发布时间:2023-03-16 05:39:53 发布人:hao168

一、清朝道光年间,在江西吉安庐陵县高塘乡,有个一个孤儿叫周扶九,他在4岁时父亲去世亲,靠着母亲抚养读了几年的私塾。周扶九16岁那年由伯父举荐前往同村人周永孚在湖南湘潭开的绸布店当徒工。周永孚生意做得很

一、

清朝道光年间,在江西吉安庐陵县高塘乡,有个一个孤儿叫周扶九,他在4岁时父亲去世亲,靠着母亲抚养读了几年的私塾。

周扶九16岁那年由伯父举荐前往同村人周永孚在湖南湘潭开的绸布店当徒工。周永孚生意做得很大买卖遍及广东、安徽、浙江等地。

周扶九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从不计较得失,深受周永孚的赏识。

周永孚有两个儿子,长子周龙金早年去世,留下一个遗腹子叫做遗生。次子周龙玉是中年时所生的,他与孙子遗生虽然是叔侄的关系,可是年龄上只差一岁。

叔侄俩年龄相仿,就如兄弟一般、关系非常好。两个人同窗读书,形影不离。由于年龄小也不管家里生意上的事。

周永孚买卖多,需要帮手。他选中了聪明伶俐、又不贪财的周扶九。周扶九虽然只念过几年私塾,但极其聪明,他跟着掌柜的几年间业务学得精通,而且算盘还打得好。

于是,周扶九学徒未满,周永孚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联系业务、派他跑采购。

周扶九与人相处极有沟通能力,他跟掌柜的走了两趟,就像老江湖一般轻车熟路,与各商家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交往。

周扶九为人守信,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不耍滑藏奸,所以这些商家没有一个不敬重他的。

周永孚不在时,这些商家就拿他当掌柜的一样看待。时间一长,商家们都喜欢与周扶九做买卖,反倒厌恶周永孚做事的古板。

周永孚卖不出去的货,他能销出去;周永孚讨不回来的死帐,他能讨要回来。周永孚见他人缘好,就干脆把催账收款的叫他经手,自己只管总账。

这时,几个商家在背后劝周扶九,叫他积攒些银子,自己出来单干做掌柜的得了。

可是周扶九却回答说:“我父亲死得早,这是前世欠人家的债,所以我当小伙计这是替劳碌一生的先辈还债,等债还清了,才有出头之日;掌柜的待我天高地厚,我若背信弃义去单干,还叫人吗?

几个商家听了,都感叹不已,对他更加敬重。

二、

这年周永孚已过六旬,他妻子早年去世,想想自己已到了风烛残年,得积攒一些钱财养老。于是就瞒着家人在后屋掘了个地窖,把做生意的一半本钱拿出来放入3个大缸中埋在地窖里。他要等儿子龙玉和孙子遗生长大、明白事理的时候再拿出来分给他们。

周永孚由于自己年龄大了,就把生意上的事都交给周扶九去办。他平时对周扶九也像亲儿子一样对待,吃住在一起。可是一想到周扶九不是他亲儿子,心里就纠葛毕竟不是自己的血脉,子孙毕竟是子孙,奴仆毕竟是奴仆。

他心里想:“我的生意都是由周扶九经手,假如我哪天突然患病死了。这生意的帐目都在他手里,万一他变心收了去,在我儿孙面前说多少是多少。我这万贯家财岂不就落到外人口袋里了吗?不如趁我现在还明白事,把儿孙领出来让他俩熟悉一下各客户,避免我死之后,客户都不认识我的儿孙,将来有久款也不还给他们怎么办。

想到这,这天收完了货,周永孚把周扶九叫来说:“我的生意一直都是你去答理,现在我的两个儿孙己经长大了,也该学学做生意了。这次我把你留在家里,教他们跟我出去见见世面。”

周扶九说:“老爷说得对,但是只怕你身边没有服侍,两位少爷又不经常出门,坐车住店都得您费心!”

周永孚说:“事是这样,凡事总有个开始的时候,让他们走二次就熟悉了!”

于是,周永孚就把龙玉与遗生叫来告诉他们跟自己出去做生意。这两人一听很开心,以为做生意就是游山玩水。

周永孚收拾好后就带着儿孙出了门,这龙玉和遗生平时在家享受惯了这一路车马劳碌,两个人不住地埋怨。私下说:“我俩在家多舒服,这老爷子为什么领我们出来遭这样的罪!”

周永孚听了就把二人教训了一顿,这两个儿孙本来娇生惯养,出门在外就水土不服,又一起生了病。躺在客栈里,周永孚又是熬药,又是买饭,把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折腾得够呛。

好容易等到两人病痊,周永孚就派二人到各商铺去选货。谁想他们都嫌货不好,一箱也不要,整天胡吃海喝,去青楼玩耍。手中没钱了,就向商户讨要欠款。

各商家看这两个公子哥趾高气扬,一点礼貌都没有,都推说手里钱紧还不了账!龙玉和遗生就和他们争论,众商家干脆不理他俩,分文不付。

这叔侄俩没有办法回来告诉周永孚,周永孚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一见这儿孙俩是个败家子,气满胸膛,顿时一病不起。

龙玉找来郎中医治,可是心病无法治疗。眼见自己怕是不行了。于是周永孚就对龙玉、遗生说:“我虽然死在异乡,有你们在此收殓,也就当死在家里了,我死之后,你们可将前天卖货的银子装我骸骨回去。这边的帐目预料你们要不回来,回去后叫周扶九来要,他有良心,料想不致于侵吞。”

我还有一句话,不说出来,怕误了大事,我积攒了一万两银子,分为6坛子,埋在家里后墙的地下,你俩回去挖出来均分,切不可挥霍。

说完,就让房东去买棺木,办衣衾,只等死后收殓。

这龙玉和遗生一听老爷子在家中埋了这么多银子,两人欲望顿起,巴不得亲爹亲爷早点断气,早点好回去掘银子。

谁想周永孚看似要咽气,可就是不死,二人度日如年,非常难受。

这天,遗生出去要帐,到了晚上也没回来,周永孚派人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

周永孚没有疑心,可是龙玉心想:“这小子一定是先回家挖银子去了,想独吞这财产。如果被他抢先,就是打官司,也没凭据。如今父亲的寿衣和棺椁都已经买了,如果断气,店掌柜的也会帮助殡殓,何必一定要儿子发送,这事明说就走不成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想到这,次日瞒了父亲,以寻访医生为名,雇了一只快船,日夜兼程往家赶,要先下手抢银子。

周永孚见孙子一去不回来,也知道他是为银子的原故,懊悔自己说得太早,心里想:“这孙子到底比儿子隔了一层,没有孝心只贪金钱,还亏我带个儿子在身边,不然连尸骨都没人收拾了。

可谁想到第二天,他儿子龙生也不见了,他后悔不跌,这亲儿孙只认钱不认爹,这真是世态炎凉。他不觉放声大哭起来,懊悔没有带周扶九出来。

三、

这天,周扶九正在家里对账,忽然看到遗生回来了,连忙问:“你怎么自己回来了,老爷呢?

遗生就把周永孚病在外面的事说一遍。周扶九大惊说:“老爷子既然病危,你不在那边料理后事,怎么跑回来了?”

遗生不敢说实话,张口结舌。周扶九见他举止错乱,心想:“老爷危在旦夕,他身边只有一个儿子,正想着,次日龙生也回来了。

周扶九见他慌慌张张,如有所失,问他原因。龙生也并不答应,就与遗生争吵起来。周扶九这才知道其中原故。

周扶九急了,也不告诉二人,收拾行李就走。这天赶到客栈。一看周永孚还没咽气。周永孚一见周扶九老泪纵横,就把子孙贪财不孝逃走的事说了一 遍。

然后,周永孚让店掌柜的把商家邀请来,对大家说:“我这边的帐目,都是这个得力的义子帮我挣来的,如今被这不孝子孙得了三分之二,剩下的我如今要写一张遗嘱,各位做个见证,把财产给义子周扶九,我死之后,我的骸骨就葬在这边!”

大家齐声称赞。可是周扶九跪下磕头,坚决不接受说:“周扶九是老爷的奴仆,我怎么能贪占这笔遗产!”

周永孚不听,勉强挣扎起来,只是要写。于是大家齐声说:“先生写下遗嘱,我们自有公道。”

于是,取来纸墨,摆在周永孚面前。此时,周永孚回光返照,提起笔来,写下赠送剩余财产给周永孚,遗嘱才写完就去世了。

周扶九痛哭,自己戴孝披麻,将周永孚安葬后,就去各商家讨帐,把帐目所有的钱要回后,他备了几桌酒席,宴请各商家。

次日,周扶九雇了一只船,将要回的银子装箱,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乡,一进门只看到龙玉躺在屋里抽大烟,旁边有两个婆娘侍侯他。

龙玉一见周扶九马上来了精神,从床上坐起来眼睛发光问周扶九。周扶九问遗生去哪了?龙玉冷笑一声说:“他犯事死了!”

周扶九长叹一声,把银子交给了龙玉,龙玉又要周扶九去清理剩余的一些欠款。

可就在周扶九下乡清收欠款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的农民军直逼广东、湖南等地。

龙玉急忙让周扶九抓紧收回债款,有钱收钱,无钱用值钱的实物折抵。

当时,食盐经营实行“票法”,运销食盐均由官府发给税后盐票,盐商凭盐票运销。盐商不仅可以凭票做食盐买卖,也可将盐票卖与他人经销食盐,因此,谁手中的盐票多就可发大财。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盐票身价大跌,每张票只值20两银子,因此,周扶九在收债款时,便收了25张盐票。岂料盐票身价一跌再跌,一直跌到一文不值,成了废纸。

龙玉知道周扶九只收回来一文不值的盐票,勃然大怒,扣除他的薪水抵偿损失。这25张盐票也归周扶九所有。由于战乱不断,周扶九回家开了个小卖店维持生活。

转眼到了1864年,清军剿灭太平天国农民军后,复行票法,盐票也越来越值钱了。这时,盐票身价一涨再涨,一票可值四、五百两银子。

有一天,周扶九得知盐票爆涨,他忽然想起自己还存有25张盐票。于是他回家翻箱倒柜寻找,终于在老婆的针线篓里发现了那25张盐票。

原来他老婆打扫房间时发现床脚下的盐票,却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顺手放在针线篓里。

周扶九得到盐票喜出望外,他将盐票出租给盐商,从此便财运亨通,生意越做越大。

周扶九发家后,他在继续做盐票生意的同时,将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南方各地开设钱庄。不到20年时间,钱庄就遍及十几个省。当时在汉口有一条街都是他的财产,称为“汉口一条街。”

周扶九年岁大之后,举家迁往上海,但的生意主要在地产、黄金上,同时还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南通纱厂。生意遍及全国各地及港澳台。

四、

周扶九有6个儿子,其中有3个早年夭折,剩下的3个都是花花公子,他们在周扶九逝世后,挥金如土。

周扶九的孙子、孙女有二十多个。到民国的时候,周家的财产分割成30多分,周家的子弟割据一方。可是仅仅过了30年,到新中国解放之前,周家的财产也突然消失,有一些移居海外。

到了1950仅他其中一个儿媳存有一张地契仅有三万亩棉花地。

到1966年时,周扶九其中一个孙儿媳一房拿到一个季度的定息就是二万四千元。这在那个年代的存款是惊人的。

可叹周扶九一世英雄,家财富可敌国。可惜其儿孙商业才华远逊于周扶九,无人接替发展周家事业,最后周家归于平淡,偌大的商业帝国就此消失。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