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拍摄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印迹,五所高校学生重温红色往事

发布时间:2023-07-11 07:52:49 发布人:hao168

7月10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10余名学生分别走入香山革命纪念馆、香山公园双清别墅、清华园车站旧址参观学习,重温历史。他们是“‘京’彩文化 青

7月10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10余名学生分别走入香山革命纪念馆、香山公园双清别墅、清华园车站旧址参观学习,重温历史。

他们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项目之一“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的参与者,将通过手中的镜头,捕捉高校学子对红色文化的印象和感悟,讲述新时代新青年眼中的红色故事。

据了解,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已于6月2日正式启动。该活动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项目之一,旨在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群体,征集一批记录高校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感悟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沉浸式感受伟人生活轨迹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学生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

《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展览按历史发展脉络,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五个部分、16个单元构成。展览还重点展出了《北平和平解放》《西苑机场阅兵》《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等8部经典红色历史影像纪录片。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安妮和同组的另一位同学选择了香山革命纪念馆这一路线进行拍摄。安妮表示,香山革命纪念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希望借此机会,重温学习一遍这段伟大的历史,从中汲取力量,更希望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二次创作表达出我们的理解与阐释。”

学生们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内进行拍摄。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中共中央迁驻香山时使用的同型吉普车、开国大典使用的大红灯笼、多媒体景观北平各界民众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学生们边听讲解边拍摄记录。

随后,学生们前往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双清别墅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松坞云庄,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创办人熊希龄辟为私人宅邸。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香山后,双清别墅为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和居住地,9月21日,毛泽东同志由香山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

学生们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前听讲解员讲述双清别墅历史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沉浸在毛主席曾经生活过的这一方天地。也许只有真正看到伟人曾经的生活痕迹,才能切实地感受到一场隔着时空的对话。”安妮说,在这里,她看到毛主席曾经办公的桌子,看到放满鲁迅文集的书架,看到床边放置的一摞摞书籍,看到他那满是补丁的衣服。“这里的诸多细节与点滴生活气息使我们心目中毛主席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与亲切。这一次学习与拍摄,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回望,更是一次重新的认识。”

在“进京赶考之路”第一站重温红色往事

记者了解到,“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的参赛作品按照内容和表现形式分为“纪实作品类”“主播采访类”“情景短剧类”以及Vlog、动漫动画短视频、沙画等,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参赛学生可围绕北京市内的红色纪念场馆、纪念园(碑)、遗址遗迹、红色名人故居、红色文物、英烈故事等红色印迹进行拍摄,或通过拍摄一件红色文物、老照片,挖掘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走进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

在此次参观拍摄前,不少学生已经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一学生任盈莹表示,由于此前没有来过香山革命纪念馆与香山公园,为了保证拍摄有条理和有计划,她在官方公众号上利用VR数字观展了解了纪念馆和双清别墅的大致布局和内容,且提前确定了必须拍摄的素材资料。同时,她还概览了《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新中国的奠基》,具体了解以香山为背景的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便于前期拍摄大致思路的确定。

在具体拍摄内容的选择上,任盈莹介绍,她打算以“赶考之路"作为主题,做一个小型纪实纪录片。“在大一课程影像技术作业里与团队合作制作了扎染非遗传承的小纪录片,对这类题材拍摄有一定了解,希望能在本次随手拍活动中进一步打磨自己的审美力与剪辑能力。”

“参观后对三大战役后新中国的成立历史有了一个更为纵深化的理解。”任盈莹说,此次活动注重对纪念馆和历史文物的讲解,让拍摄活动从一个浅层的感官体验升华到了深层的知识拓展,让她对党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与感悟。

当天下午,学生们还来到了清华园车站参观拍摄。1910年,京张铁路清华园车站修建完成。清华园车站是全面呈现中国人民斗争精神的革命旧址。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同志从西柏坡迁往北平,乘坐铁路专列进京,在清华园车站下车,这里也成为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第一站。

学生们在清华园车站旧址拍摄素材。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史料文字中重温红色往事。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二学生张赛在参观之前查阅了资料,对清华园车站有了一定了解,观展当天,她对詹天佑亲手题写的清华园车站站匾、售票厅、旧址外的铁轨和木枕以及珍贵的文物、历史照片进行了拍摄。

“这次观展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参观结束打印的“涿县至清华园”的定制车票很有纪念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要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子健更关注的是清华园车站建筑所遗留部分。“当看到遗留的拱圈、售票处钢筋混凝土的砖石,以及保存较好的屋顶时,一瞬间把我拉回到那个筚路蓝缕的年代。” 赵子健说,这样一个遗址被挖掘,可以让人们更多了解 “进京赶考”历史,同时,对于学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也发挥了历史建筑的最大价值。

新京报记者 苏季 李木易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