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灭亡时最高军事统帅,当逃兵叛变成二品官,墓志铭写的啥

发布时间:2023-07-11 09:46:57 发布人:hao168

太平天国快要灭亡的时候,由于封王太多太滥,导致王爵的汉字都不够用,因此,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顶编。就是将先前封的王爵,要是此人阵亡、削除或者投降的王位,由另外一个人顶编。比如说康王,最先是汪安钧,后

太平天国快要灭亡的时候,由于封王太多太滥,导致王爵的汉字都不够用,因此,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顶编。就是将先前封的王爵,要是此人阵亡、削除或者投降的王位,由另外一个人顶编。比如说康王,最先是汪安钧,后来在汪安钧苏州投降的八王之一被诱杀,便把康王转封给汪海洋。还有一名奉王古隆贤当了叛徒,奉王这个位置就由另一个人顶编,下面我们就重点讲述顶编奉王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叫黄朋厚。

黄朋厚,又叫黄明厚、黄十四、十四郎、小老虎(其叔叔黄文金是大老虎,又称黄老虎),广西博白东乡山猪瑯那亭人,此人在太平天国早期没有什么名气,只是跟着叔叔黄文金一起,带着族人和乡亲上千人参加了金田起义,只是他当时才15岁,所以只是跟着黄文金打仗,很少有人知道他。不过他打仗英勇,历经百战,逐渐成长为了一员太平军将领,他先是封为兖天安,后封奉王,与其叔叔黄文金同守湖州。

黄朋厚的叔叔黄文金是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人称五虎上将,他作战骁勇,转战各地,屡屡克敌制胜,多次击败清军,成长为一员难得的猛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黄文金奉命驻守湖口,击败湘军被封为堵王,后拱卫湖州即使天京陷落,他镇守的湖州依旧固若金汤,成为清军和洋枪队的噩梦。

就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天京被清军攻陷,幼天王洪天贵福等突围至广德州(今安徽广德)。此时,黄文金、黄朋厚叔侄拥兵数万,并据守湖州和广德两地,成为播迁中的太平天国政权最可依赖的力量,黄文金、黄朋厚的地位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幼天王还在湖州,这里已经成了清军必破之地,四方之敌云集湖州城外,在敌人的强大进攻面前,黄文金、黄朋厚叔侄决定保护幼天王入江西与侍王李世贤军同去湖北会合扶王陈德才大军。却在赴宁国途中的昌化石牛桥时,黄文金不幸为炮所伤不治身亡。

黄文金阵亡之后,大军不可一日无主,此时,幼天王封黄朋厚为钦命统领南方主帅,顶替他叔叔黄文金统率这支护送幼天王的军队,其职位高于诸王之上,黄朋厚成为当时的最高军事统帅。

黄朋厚率领的这支护送幼天王的队伍一开始有数万人马,然而,前面有清军拦截,后面有敌人追击,这支太平军只得在夹缝中穿行,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路狂奔,一时败多胜少,一路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士卒越打越少,士气极为低迷,作战信心受到严重挫伤。

尤其是作为当时最高军事统帅的黄朋厚,人称只有匹夫之勇,自己作战勇猛,但率领大军谋略欠缺,这天护送幼天王一行来到江西赣南的石城境内的杨家牌村时,既没有放警戒,也没有流动哨,竟然认为清军的追兵没有那么快就能追上来,于是下令部队稍事休整,并开始开始埋锅造饭,袅袅炊烟在山野间升起,难得片刻休整的太平军将士席地而坐,享用晚餐,随后进行休息。

令黄朋厚没有想到的是,这天半夜三更时分,清军在候补知府席宝田的率领下,对太平军悄然展开偷袭一场剿灭太平军最后余烬的大网,就在夜幕的掩护下张开了。随着猛烈的枪炮声,疲惫不堪的太平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部队立即打成了没有建制,随后四处溃散,许许多多的太平军割断长发,换掉战衣,成当地老百姓隐蔽起来,就地散开,趁着夜色,使清军无法辩别,逃命要紧,顷刻之间,附近村子的山坡上,飞发遮天蔽地,尸体横七竖八。

最终这支太平天国的首脑机关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干王、昭王等四王被俘,后全部凌迟。幼天王洪天贵福当时虽然侥幸逃脱,但在十几天后又被抓获,接到解押到南昌,不久之后在南昌就地凌迟处死,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由此重重的落下了帷幕,从此也就宣告灭亡。

作为这支护卫队伍的最高军事统帅的黄朋厚,在队伍遭遇突然袭击的这天晚上,竟然凭借自己的武功,而不顾主人幼天王及诸王的安危,带着极少部队人马,脚底抹油跑得快,得以逃出包围圈,几经辗转,终于投入康王汪海洋大营。

然而,这个时候在各路太平军已经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大家谁也不服谁,都想当老大,特别是作为安徽系的康王汪海洋,当时的地位不高,又跟过叛离天王的石达开,所以难以服众,而康王此时手握重兵,想要掌控全部就得清除那些老广西,让自己的安徽系上位占坑。通过权欲私心,排除异己的汪海洋的一番清理,找借口先杀了纪王黄金爱,后又干掉了侍王李世贤。剩下黄朋厚这种已经封王的广西人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认为太平军已无可救药,便暗中与左宗棠联络,投降清朝。

黄朋厚投降之后,鉴于汪海洋的军队还比较强大,所以并没有立即左帅并没有立即叫他剃发、易服,而是安排他留在太平军中做卧底,找到机会把这支队伍一网打尽。机会终于来了,1866年1月,由于黄朋厚提供的情报及时,对太平军了如指掌的清军展开连续攻击,汪海洋阵亡,后来这支队伍亦全军覆没。

太平军覆亡后,黄朋厚结束了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正式加入清军阵营,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他在太平天国位高爵显,还一度担任过太平天国护卫幼天王主力的最高军事统帅,杀戮过很多清军的兵将,很多人上书要对他实施极刑。

此时,本不热衷招降的左宗棠认为他是个人才,爱惜他的武勇,还特地向朝廷上了《请将归诚之黄朋厚免罪给守备衔片》,建议“免罪并赏给守备衔”,得到皇上的批准,为此,黄朋厚由太平天国的奉王、南方主帅,小老虎,变成清朝的正五品守备。官虽然小了许多,但对黄朋厚来说,保住了脑袋就算不错了。

黄朋厚投降清军后,认真地做起了官。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对台湾用兵,争夺台湾东部地区的主权。黄朋厚随罗大春入台,帮助东部地区的土著搞开发。也就是开山修路,安抚居民。期间受到不服从朝廷的一些土著的攻击,黄朋厚“屡次血战,遍体受伤”,这样坚持了八年。1882年,奉调浙江台州镇压起义,因“剿匪”有功被奏保副将衔。最后,在光绪十一年(1885)的一场剿匪战斗中阵亡,留下了“恨不能尽歼匪类,为百姓除害。”的遗言,终年50虚岁。清廷赠武功将军,从二品。

黄朋厚死后,安葬于安徽宣城东乡冲岭冷瑞冲的蝉山,其夫人陈氏是浙江长兴人,比黄朋厚小12岁,她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去世,葬于蝉山黄朋厚墓侧。草丛莽中有二碑比肩而立,后为砖砌墓冢,即为黄朋厚及夫人陈氏之墓。墓冢的朝向为南,黄朋厚墓碑在左,陈氏墓碑在右,相距数步,墓碑前皆立有石制小香炉。墓碑高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碑面水迹淋漓,满布苔迹石花,字迹斑驳,望之古意盎然,绝非伪作赝品。墓碑左侧列述黄朋厚的生平履历,中刻大字“皇清显考诰封武功将军讳朋厚黄公大人之墓”,石碑上刻有墓志铭,兹录全文如下:

哀启者,公印翔云,讳朋厚,原籍广西省郁林州博白县东乡山猪瑯那亭人也。公生平忠义禀性,刚直存心,气质雄伟,夙娴弓马,勇略过人。至同治初年壮弱冠时投营效力,随左侯剿捕广东匪徒,至上阵时,樱钩矛而不惧,冒矢石而不辞,蒙左侯相奏奖,赏给守备衔。嗣后,随同左侯相搜捕闽省各属土匪,又随罗军门渡台,檄委带亲兵营,进剿苏澳、南澳生番。屡次血战,遍体受伤。迭以战功,蒙罗军门保奏都司加游击衔,并赏戴蓝翎。至光绪八年夏,奉浙江抚宪陈委带楚军正后营,驻扎泗安镇。七月,又奉调到台,兼理越军驻防台州,拏获土匪数百名,蒙陈抚台保以游击补用。九年,奉调温州,督饬兵勇,添筑堡垒数百丈。夏,因台属土匪猖獗,奉调回台,驻防北岸。露宿星餐,不辞劳瘁,屡次痛剿,先后阵斩著匪百余,匪势顿息。上报国恩,下安黎庶。蒙刘中丞优奖,奏保副将。惨于光绪十一年三月廿四日,志在歼除土匪,遂致奋不顾身,腹受重伤,死战始行收妆。至临终时,犹语其弁勇曰:“恨不能尽歼匪类,为百姓除害。”知其终不忘国家厚恩也,是以志之矣。公生于道光丙申年正月初四寅时,卒于光绪乙酉年三月廿五日子时。

黄朋厚的墓志铭不提太平天国当奉王的事情,只说弱冠开始当兵,是因为当时清朝没有灭亡,太平天国自然是属于匪的敏感时期,怕连累家属及后人,直到民国时期,宣城的后人在族谱上便有他封王的记载。后人叹曰:黄朋厚之辈,早年弃黑暗而揭竿起,舍命反清,亦不愧为英勇壮烈之举,然未能从一而终,后伏地乞降,使天国更早灭亡,虽然其墓碑上丝毫不提太平天国的事情,但其所作所为还是让后人记住。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