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千余名大学生将走进平谷274个村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13 18:26:42 发布人:hao168

几天前,东北林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的王工祺来到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将和同学一起在平谷农村生活,走进农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村庄解锁新的乡村振兴技能。7月13日,首都高校“大思政课

几天前,东北林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的王工祺来到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将和同学一起在平谷农村生活,走进农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村庄解锁新的乡村振兴技能。7月13日,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暨“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接下来的一个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57所京内高校,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等10所京外高校千余名学生将驻扎在平谷274个村,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大学生留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千名大学生走进平谷全域村庄

王工祺从小生活在东北农村,父母也都曾务农,因为从小对“三农”有着深厚感情,王工祺的理想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祖国的农民、农村、农业更好的发展。“第一次来平谷农村,和想象中的有一些不同,环境很美,交通很发达。”短短几天的时间,王工祺已经对平谷熊儿寨乡的村子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和同行的几位同学将对村子的情况进行摸底,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里“三农”发展出谋划策。

平谷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农业大区,也是北京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平谷农业中关村的发展其实就是北京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一层大厅,陈列着多个展板,展板上讲述着平谷每一个乡镇街道的好山、好水、好农业,大学生们驻足在展板前,认真做着“功课”。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千余名大学生将以学校为单位,分赴到平谷全域274个村开展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上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首都特色“大思政课”

作为东道主,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表示,近年来,平谷努力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走进平谷大地,服务乡村振兴是首都高校“大思政课”搬进乡村振兴一线的重要形式,是广大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大尚平谷的重要抓手,希望同学们为高大尚平谷贡献才智,与平谷建立深厚友谊。

启动仪式上,大学生举着牌子留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首都高校要坚持首善标准,发挥学科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提高站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精心设计,用好‘千人百村’等‘大思政课’实践活动契机,发扬‘自找苦吃’精神,强信念、壮筋骨,上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首都特色‘大思政课’;要加强共建,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强化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为高校学生搭建实践学习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启动仪式上,为用好平谷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上好首都特色“大思政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授予“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为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左)和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余先亭(右)共同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达品介绍了活动组织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秦瀚翔代表参加活动学生发言,表达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决心;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介绍了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开好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的经验做法;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余先亭、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区长狄涛等为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团队授旗;全体大学生发出“请党放心 强农有我”的铮铮誓言。

启动仪式上,大学生宣誓。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记者了解到,在2022年获批全国首批五个“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后,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部署了“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红色“1+1”、首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双百”行动计划、“见证优秀共产党员榜样”集体采访行动等系列实践活动,利用暑期宝贵时间,组织每一名高校学生开展好一次社会实践,上好“乡村振兴课、支部共建课、调研问策课、寻访榜样课、文化浸润课、红色研读课”这六堂行走的思政实践课,不断坚定师生“四个自信”,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此次“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和平谷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部与北京市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和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模式,为高校学生搭建实践舞台、学习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朱名恬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