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3-07-17 01:07:06 发布人:hao16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十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津冀的协同联动,扎实推动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近十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津冀的协同联动,扎实推动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7月7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京举行,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共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良策,共商“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之举。

未来,三地将一盘棋、一条心,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携手展现新作为。

以减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六年前,在北京动物园一带的服装批发市场大楼里,拉着小推车采购衣服的客商,脚步匆匆;六年后,服装批发市场转型为金融科创中心,高端人才、企业白领出入,金融科技产业聚集。

7月12日上午,新京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西城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就动物园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进行了实地采访。

曾经老北京人口中的“动批”,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自发聚集了一些服装、小商品批发商贩,随着摊位增多、品类增加,逐渐登堂入室,形成了12个批发市场,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服装批发集散地。

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持续推进,疏解“动批”,势在必行。

曾经的“动批”蝶变成为金科新区,在金科新区核心区,曾经市场最多、体量最大的楼宇四达大厦,已经变身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写字楼,成为金融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承载地。截至目前,金科新区已有166家头部或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100亿元。

7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动批”的腾笼换鸟,成功转型,是近年来北京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7月10日召开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实现减量提质。

一方面,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44万件,科技、商务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上升至65.6%。

另一方面,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约3000家,疏解和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

北京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稳步下降,建成一批公园、绿地和城市森林。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约9000公顷,建设提升便民服务网点7700余个。

近年来,北京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人均GDP达到19万元,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首都功能不断优化提升,在疏解中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以减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功能整体提升。

北京“交钥匙”支持雄安建设“三校一院”取得新进展

教室窗明几亮,墙面被粉刷成蓝色、浅粉色、乳白色,乳白色的课桌、蓝色的椅子,与墙面颜色相应的储物柜、多功能黑板……7月11日,新京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已经竣工交付、即将开学的雄安史家胡同小学。

作为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三校一院”中的其中一校,目前,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已进入开门办学的新阶段,这所小学即将于今年9月开学。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三地差距、促进区域协同的重要方面。

2017年8月,京冀两省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建成后,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

2019年9月20日,“三校一院”项目同时开工建设。经过京雄两地的共同努力,目前,三个学校项目全部交付,计划于今年9月开学,医院项目将于2023年9月底竣工。

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不仅是“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

在公共服务深化合作方面,京津冀三省市卫生健康委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共同签署新一轮支持雄安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丰富合作内容。目前,北京40余所学校、5所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对接支持雄安新区相关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

交通方面,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从大兴机场最快19分钟可达雄安新区,雄安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六环至市界段完成通车,从北京驾车50分钟可到达雄安新区,较过去节省30分钟。京雄两地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积极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创新资源在雄安新区布局发展,3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注册;17家市管国企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1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正式命名

作为北京“新两翼”另外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7月12日上午,新京报记者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施工现场,细雨蒙蒙中,三大建筑项目的整体轮廓已然清晰。

记者从采访现场获悉,目前,“三大建筑”已确定具体名称,分别是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拉开副中心城市建设框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是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北京城市图书馆施工现场,建筑整体轮廓已然清晰。 受访者供图

在7月10日召开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副中心始终把控规作为规划、建设、治理的基本依据,并按照控规编制完成了12个组团的深化方案和拓展区规划,以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蓝图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指导着副中心城市框架以破茧化蝶之势有序拉开。”胡九龙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副中心配套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政策、任务、项目清单,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的7个部分、19条内容进一步丰富细化,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19个部分、66条措施,并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切实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转化为一张推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和行动手册。

近年来,副中心保持每年千亿元投资强度,城市框架有序拉开,第一批市级机关顺利迁入副中心,年底前启动第二批市级机关搬迁;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提速;国家级的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跨界道路已达10条,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旅游通航;连续四年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约1080亿元。

胡九龙表示,下一步,副中心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扎实的工作实绩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把副中心打造成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样板。

天津累计引进北京投资资金超1.2万亿元

北京和天津两地资源丰富、功能定位互补,唱好京津“双城记”格外重要。

近年来,京津双城联动不断深化。京津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产业、科技、生态等专项合作协议。天津累计引进北京投资项目超7000个,到位资金超过1.2万亿元;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实施134项改革举措。

天津港在北京朝阳等区设立服务窗口,延伸港口和口岸服务功能;搭建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开通运行天津港至北京平谷集装箱班列,京津冷链物流园投产运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码头建成;京津城际精准实施“一日一图”,运输能力不断提升;“通武廊”交流合作深入推进。

5月26日,在2023年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展区,新京报记者便看到了由天津大学研发的脑机助行系统。天津大学脑机交互团队研究员闫德向记者介绍,这款助行系统是全世界首款神经调控式机械外骨骼系统。

这套系统可通过患者执行运动想象训练,激活大脑神经环路,辅助其移动行走,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据了解,该系统关键技术在京津冀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了千例的临床试验,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相关成果入选了工信部全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名单。

5月26日,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展现场展出的脑机助行系统。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此前,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立,并在燕郊、通州、天津建立分中心,加快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耦合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就在不久前,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京举行,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共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良策,共商“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之举。

座谈会中,为如何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定调。

座谈会中指出,要发挥京津高端引领作用,落实好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着力把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天津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围绕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园区合作、港产联动、消费互促等领域唱好“双城记”,推动相关产业成龙配套,支持北京科教资源与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展对接合作,聚焦重点园区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天津港作用,不断提升全国引领、国际一流发展水平。

同时,要增强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配套服务功能,合力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落实关于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天津市探索形成一批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支持滨海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创建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迈出新步伐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阶段。近年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迈出新步伐。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构成。其中,“通勤圈”是现阶段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促进环京地区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快线,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同城化效应;“功能圈”主要是促进京津雄联动发展;“产业圈”主要是促进节点城市强链补链,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氢能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紧密分工协作格局。

近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更好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四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京津冀三地完善协同对接机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迈出实质性步伐。

北京以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为统领,带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与首都国际机场形成“双枢纽”格局,加快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到10933公里,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2022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超63%;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200余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70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同时,要着眼打造国家发展新动力源,加快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积极发展生命健康、航空科创、数字经济、航空物流等产业,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总部园、国际会展中心和消费枢纽等项目规划建设;引领环京交界地区向一体化发展迈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典范。

未来,京津冀三地将更好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更加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耿子叶 实习生 高宏雨 康嘉希

编辑 张磊 校对 卢茜 刘越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