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李立:慈禧西关遇怒侠 宫猴护驾保东归

发布时间:2023-07-17 14:49:18 发布人:hao168

渭南文坛 | 李立:慈禧西关遇怒侠 宫猴护驾保东归 慈禧西关遇怒侠 宫猴护驾保东归©作者 李立(宫宝田)从老家来苏州的车上,遇一老哥,同去苏州且座位相邻,便一路闲聊,老哥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西关侠士的故事

渭南文坛 | 李立:慈禧西关遇怒侠 宫猴护驾保东归

慈禧西关遇怒侠 宫猴护驾保东归

©作者 李立

(宫宝田)

从老家来苏州的车上,遇一老哥,同去苏州且座位相邻,便一路闲聊,老哥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西关侠士的故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当夜传闻"夷人要攻东华门",慈禧已然如坐针毡。二十一日晨,有流弹落入乐寿堂屋顶,此时慈禧太后再也坐不住了,带上光绪、隆裕等人,穿过紫禁城后门,坐上端郡王载漪为她们准备的骡车,一路往城西逃去。

后军机大臣王文韶记录慈禧出逃时说:慈禧太后穿着蓝夏布衫,梳起一个汉族老妇人的大髻,打扮成一个老村妇的模样。光绪穿着黑色长衫,裹上黑布战裙一条,模样就像大婶带着一个伙计。

慈禧为何选择西逃?这里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慈禧是八月份西逃的,而六月份南方就开始了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意味着清廷对于这些地方已经做不到实际控制了,所以慈禧太后不敢向南方逃去;那东北老龙脉呢?当时俄国派兵南下,一度占领了清廷龙兴之地的留都盛京。权衡利弊得失后,选择了西逃。

慈禧一行人刚开始西逃时,并无人理睬,后到怀来县,知县吴永冒雨接驾,后连升三级。且说慈禧尚在山西境内时,陕西的官吏就大肆张扬,动用大批劳动力为迎接慈禧一行作准备。贫苦百姓只好每天带上黑豆、油渣、麸皮作为口粮去服劳役。监督的官吏稍不如意,即对服役者鞭打绳拴,随意处罚。被强征去拉“皇差”的车辆,还常被无故扣留。如上的兴师动众“接驾”。闹得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华阴知县估计慈禧可能过境时要上华山,特地为慈禧、光绪赶制“御床”两张,放置在华山中峰。床架用檀木精雕而成,造价甚高。但慈禧过华山时,却嫌山路险峻而不愿登临。结果,这两张耗费了大量钱财的“御床”并未用上。也就没有如怀来知县的命。此为后话。我们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话说西关村有一位陈姓老汉,自小习武强身,风雨不忘。后日渐精进,两臂力提石锁,膝顶青石成坑,足见功力。普通人四、五人近不得身。本是村中普通一介武夫,后因一件事而被后人所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二十七日这天,慈禧太后及德宗(光绪)由山西太原入关,经华阴驻县署,次日,过驻马桥(今西桥靠南)路过西关村向西入驻敷水镇。官民两旁跪送,当然陈老汉也在人群中,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的消息已传遍乡村四野。听说慈禧与光绪皇帝要过华阴,新奇感过去便是深深的思考,陈老汉便是这一类人。

(华阴县治城图之城西驻马桥)

“两宫有西狩之志”,今日此等排场,国破伤民,跪在地上的陈老汉不免打了个问号,心里五味杂陈。随着一阵喧哗过后,陈老汉回到了家里,心里似有一股劲儿提不起来,索性躺在炕上,老伴喊着吃饭,却也不觉间睡去……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国人震惊。在西安的慈禧等人觉得局势已趋于稳定,加上王公大臣们恭请“两宫回銮”,慈禧决定回京。

八月二十四这天,慈禧由华县经敷水镇过西关村,驻县署。长安浮华的欢送仪式以蔓延到了华阴。百姓及地方官员早早的在华阴城西外恭迎两宫。陈老汉也被人早早的安排在跪迎的队伍中,只不过陈老汉靠近西河边的人群中。两宫太后一行的马车经过西河时,一响声在人群里传来:“皇天有道,岁在辛丑。壮哉壮哉!”跪迎的人们闻声到,都为此人捏了一把冷汗。

(百姓跪迎慈禧)

慈禧这一行人从长安出发,这一路各地方的迎送,慈禧甚为满意。心里也就添了几分喜悦。这从敷水驿过来,慈禧一路一直微闭着双眼,似有些乏累,快进华阴城时,这一乍声也听到了。

这时,一身型瘦小之人闪到慈禧车前请示,慈禧太后从车内轻抛一句话:无知草民,教训下就行。随后一行人马入华阴城内。瘦小之人悄然问询其声处,让其人站起,忽出一掌奇快,那人下意识双臂下沉。对面人虽身型瘦下,这一掌却奇快且力道十足,那人随后被打入西河内。瘦小之人略思一番,随后便快步向城内赶去。

没错,此声便是陈老汉所为。陈老汉早年也考取过功名,虽未中却略有文采。去年慈禧一行人落荒从华阴城经过,置京城而不顾,所到之处,当地官员极呈奉承之能事,百姓敢怒不敢言。陈老汉在跪迎之后,心内沉闷许久。来年清政府与洋毛鬼签订《辛丑条约》,有良知的国人心头都烧着团火,更何况习武之人。过不多久,传来慈禧太后回京要经过华阴,陈老汉便心里琢磨开来。后几番推敲,便心定下来。慈禧太后过来前几日,便安排妻子家人入了南山,家人不可,却又拗不过他的脾气,都便入了山。那日到来,陈老汉便早早来到城外,选择了靠驻马桥近河的地方。后那一响声,他略提了一下声音。语明为歌颂,实为暗骂。“岁在辛丑”中的“岁”同“碎”,也暗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无声呐喊。他已经做好了被杀的准备。那瘦小之人找到他之后,他以为要被带走,却不曾想来人突起掌来,他的下意识便为防守挪移,便双臂下沉交叉,挡住要害,身体向右移去。奈何来人出掌奇快,似知道他的移动方位,被击打在胸,趔趄跌入水中。后被官府关入牢中,被打了板子,说是有碍观瞻,过了些日子,便放了出来。

慈禧在华阴那几天心情还是很放松的,这也从《华阴县志》中可以看出:……翌年(第二年)八月,两宫回銮,二十四日由华县经敷水镇到县城,驻县署。次日,游玉泉院。状元陆润庠代笔,书匾额“道崇清妙”(慈禧)、“古松万年”(光绪)悬挂玉泉院。其余匾额分悬各庙宇。凡三日,离华阴。也就是说,此事发生后,在慈禧心里就是起了一阵小涟漪,随后就抛却九霄云外。这也有了第二天慈禧一行人游玉泉院提字的记载。这也就为什么陈老汉抓去只被打了板子就放出来的原因。

陈老汉不知,此瘦小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宫宝田。宫宝田,生于同治一年即1871年。自小身材瘦小,但他手臂过膝,身轻如燕,转换如猿身手灵活,因此被人称为“宫猴子”。宫宝田早年拜师于八卦连环掌门董海川,他本人非常能吃苦耐劳,加上勤学苦练,人也老实,董老爷子看在眼里,一高兴就把自己的成名绝技八卦掌传给了他。因此,他成为八卦掌第二代传人。1897年,声名在外的宫宝田被光绪征召入宫,供职于皇宫大内侍卫。此次慈禧西逃,便为一路护送人之一。慈禧回宫后,宫宝田也因此获得了慈禧赏赐的“黄马褂”。

(宫宝田)

李连杰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武者必须是一个智者,如果没有智慧永远都会被人当武夫。今整理此故事,想我华阴自有不畏权贵,铮铮铁骨之士。华岳之底色,峥嵘显露,风骨犹存。上权懦弱,百姓涂炭自带鸣声。思之近现代清割地赔款之屈辱史,每个有血性的中华男儿,为之虎躯一震,挥臂握拳!更况武夫!今之中国,国富民强,以慰敢为中国先的先辈,此辉煌,你们可以含笑九泉了。

作者简介】李立,生于1985年,华阴作协会员,渭南作协会员,喜集旧书,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本文经作者本人授权发布

原文来源:华山微风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