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为周培公守灵?除了愧疚,更多的还是无奈

发布时间:2023-03-16 12:56:39 发布人:hao168

周培公死在塞外,康熙竟然要亲自为他守灵,周培公作为一个汉臣,康熙不停地猜忌排挤他,将他发配到盛京戈壁11年。既然康熙对周培公多有忌惮,为什么还会为他守灵呢?其实除了愧疚,更多的还是身为帝王的无奈。在很

周培公死在塞外,康熙竟然要亲自为他守灵,周培公作为一个汉臣,康熙不停地猜忌排挤他,将他发配到盛京戈壁11年。

既然康熙对周培公多有忌惮,为什么还会为他守灵呢?

其实除了愧疚,更多的还是身为帝王的无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周培公都落魄无依,晚上在寺庙睡觉,白天就四处闲逛,偏偏他还嗜书如命,常常在书摊前面读到忘我。

明明眼前人身上脏兮兮的,但康熙还是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他,周培公身上有一种不屈的意志。

这是康熙与周培公的第一次相遇,此时双方都没想到,周培公的后半生将会为康熙南征北战,将自己全部都奉献给了大清。

康熙早就察觉到了吴三桂的意图,他调遣大军分头阻击吴三桂,与此同时,当时的陕甘地区是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

这里是一个关键点,康熙将兵力着重放在了西部战场,让周培公当幕僚,开始攻克陕西。

与吴三桂联手的有一位地方军阀,叫做王辅臣,周培公认真分析出当前形势后认为,王辅臣叛乱是形势所逼,如果现在派人去招降,他必定会悬崖勒马。

这可不是个好活计,王辅臣是不是被迫叛乱还只是猜测,周培公这个行为相当于舍己为国。

远在京师的康熙听说了这件事,他直接将周培公封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还特意赏赐给他黄马褂,让他前去招降。

好在周培公预料的不错,王辅臣一听说朝廷要招抚,当即就献上了名册,接受了朝廷的招抚。

康熙对周培公非常满意,原本想要对他论功行赏,谁知道周培公竟然不要赏赐,只希望皇上能给他的母亲请旌。

此时的康熙更加确信,周培公并不是一个奸诈圆滑之人,而是心存孝道,为人不卑不亢,堪当大任。

正是确定了周培公的人品,康熙逐渐对他委以重任,周培公的官职更是一路晋升。

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吴三桂,康熙害怕周培公拥兵自重,变成第二个吴三桂,于是逐渐有了打压他的心思。

周培公在家为母守孝三年以后,被调到山东去任职,成为山东地区最高的管理者,当时的三藩之乱还没有完全平息,正是用人之际。

《清史稿》中记载:“授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以与总兵互讦罢”。

山东登莱道指的就是周培公,他与总兵多有不和,总是相互攻讦,周培公受不了这样的气,竟然罢官不干了。

在这之后,他就辞官回到了老家,然而周培公心中是装着天下与百姓的人,虽然他不在朝为官了,但是仍旧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

这时正好经历了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已经将大军都派到南方去平叛了,而察哈尔王是北部蒙古部落,他正举着大旗来反清呢!

正巧赫舍里皇后难产过世,朝廷又是起伏不断,康熙一人顶着这个大清,此刻他却感觉到当皇帝竟然是一件这么艰难的事。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察哈尔王的队伍还没到,吴三桂的叛军竟然攻进了京城,痛定思痛之下,康熙竟然做出了迁都盛京的决定。

曾经努尔哈赤穷尽一生打进了中原,如果现在迁都了,再想要回来就难了,大臣们一听纷纷跪地请皇上三思。

然而就在紧急时刻,周培公的一道秘密奏折被送进了宫中,上面竟然是一张请愿条,康熙顿时就看到了希望,立即将周培公封为了盛京提督,解决了燃眉之急。

此后周培公在盛京提督的位子上一坐就是11年的时间,虽然这看似是个高位官职,但是此时周培公再立大功,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周培公远在沈阳戍守边疆,这里天寒地冻,根本不是常人能待的地方,那时候只有流放的官员才会去这么远的边疆驻守。

说得难听一点,康熙这是把周培公给流放了。

周培公是汉臣却手握重兵,康熙不敢任由他在京中做大,更重要的是,盛京是满族还没入关时的老家,只有将这个汉臣放在盛京看着,他才能完全放心。

等到康熙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样子,而是面色苍老,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在康熙的心里,他原本以为周培公是埋怨自己的,然而周培公在临终之前做了一件事,让他后悔终生。

这幅呕心沥血之作,竟然被他毫不犹豫地进献给了康熙,有了这幅地图,不仅能清晰地看出噶尔丹对大清的威胁,更是对以后的防御与部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看到这幅图的一瞬间他就明白,周培公从始至终都对他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而自己竟然为了一己私念,防范他11年之久。

康熙当即下令,他要亲自为周培公守夜。

当然了,康熙身为帝王,对于周培公内心的愧疚是有的,但是他生性多疑、为人狠辣,向来不做没有目的的事。

他能亲自守灵除了愧疚之外还有一层意思。

而周培公的死正好是个机会,康熙亲自为这位汉臣守灵是想告诉天下的臣民,在对待汉人的上面,他也有足够的宽容与仁心。

如果天下的汉人能够效忠大清,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就像周培公,即使他死在关外,即使他是汉臣,但是帝王仍然能亲自为他守灵。

封建时代的人们忠君思想浓厚,即使康熙如此猜忌排挤周培公,他却仍然全心全意为家国着想,的确是一代忠良。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