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体如何善后?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后移放中山陵

发布时间:2023-07-21 11:00:05 发布人:hao168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四个年头,孙中山先生离开了我们。不满六十岁的年纪,却没看见国共两党终于结成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在朝阳中曙光乍现。先生生于乱世之秋,彼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四个年头,孙中山先生离开了我们。

不满六十岁的年纪,却没看见国共两党终于结成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在朝阳中曙光乍现。

先生生于乱世之秋,彼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中华大地,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洋务运动还在苦苦挣扎。

先生一生劳碌,正值中华大地深陷泥潭。为了掀起一番新局面,他曾经上书陈情,海外留学学习新思想,组织兴中会。

见证了失败与鲜血的教训后,他仍然没有放弃变革的使命。

他将崛起中华引以为己任,领导了著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已久的帝制。

离世前一年10月,为了改变军阀割据的局面,孙中山应邀北上,一路奔波。

本就重病的孙中山,硬是强撑着身体到达北京。

他与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商谈拯救中国的办法,虽然身患重病却依然身体力行,从未放弃寻求拯救民众的方法。

自由、平等是世界永恒的话题,在今天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更何况在那个帝制刚刚推翻,人们的思想还未转换过来的时期。

孙中山先生即便是在生命垂危之际,心里念的仍然是如何唤起民众的斗志,让中华在世界各国中能够得到平等对待。

推翻帝制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然而这个革命果实却被攫取。民众生活水平低下,思想普遍落后,想要做到翻天覆地,谈何容易?

但是先生还是凭借一腔热血,多方组织,最终联合志同道合之人将革命进行到底。晚年,俄国革命成功的消息鼓舞了他。

此后,政策的出台与修改,先生都一一订正。他希望能够与苏联达成一条战线,并通过借鉴的方式使中国也能获取革命的成功。

然而国内势力纷杂错乱,先生的血脚印,还是被国民党擦除了许多。国民党的背叛和之后都在叫嚣着军阀势力的庞大。

想要在短时间内连根拔除是不可能的,国民党的一系列残害手段,更是让孙中山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

但革命党人也绝不是会低头的弱者,地下活动的展开与行动,让仅有的革命火焰得以延续。

中国共产党人无疑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支持者,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更新党内血液,让党始终保持改革的活力。

也正是因为不断地自我革新,中国才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了今天的地位。

终有人会拾起火把继续走下去,但孙中山先生无疑只有一个。

那么在先生去世之后,他的遗体是如何处理的呢?对于孙中山的遗体,人们是经过一番讨论的。

过程堪称曲折,这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先发人,即便是身死,但他的精神却永不磨灭。

因此,人们最终还是决定将孙先生的遗体做永久保存的措施,,但这并不是保存孙先生遗体最好的方式,之后人们又选择将遗体用混凝土封固,这一过程十分复杂。

那么为什么要在人们吊唁后,葬入中山陵,而不是用水晶棺保存以供后人瞻仰呢?

其实在孙先生逝世之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人们就已经对先生的遗体做了防腐处理,并在三天后举行了小殓。

而水晶棺也是需要联系定制的,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当时先生的遗体被暂时保存在楠木馆中。

这具棺材,也是使用上好的材料和技术制成,其上更是附有一层能够瞻仰遗容的玻璃隔层。

为了不让遗体遭到反动势力的毁坏,遗体被暂时存放在碧云寺中并由先生的6名保镖看守。与此同时,一方面水晶棺在加急运送,另一方面山东地区的军阀头子张宗昌却蠢蠢欲动。

他们甚至带兵进京,丝毫不顾及政治形势,出言不逊,想要焚毁孙先生的遗体。

这件事惊动了当时的总理,但张宗昌显然不予理会,一心想要“趁火打劫”。在这种情况下,6名保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将遗体取出来的决定。

他们先是用特殊的药棉将遗体小心裹好,随后又将其放入小棺中藏在一个隐秘的山洞中。在危急时刻,6个人轮流值守,以防有心之人找到这里。

之后一个星期,张宗昌都没露面。

保镖见此情况,便打电话问当时的民国总理,这才得知他们在找不到孙先生的遗体之后便打道回府了。

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经此一事,先前做的防腐处理遭到了破坏,孙中山的遗体已经有明显发黑的情况,供人瞻仰已是不可能。

众人只好将遗体妥善交给孙先生的亲属手里,这样一来,也算是完成了孙中山的遗嘱嘱托。

如今中国已经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每逢“五一”,“十一”,天安门广场上都会竖起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斯人已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中华儿女在先人的引导下,成就了今天的和平环境,为了表达对爱国人士以及民主革命战士的崇高敬意,我们每年都会“忆往昔”。

通过回溯历史,才能够贴切地体会如今和平的不易,通过瞻仰孙先生等革命战士的面容,我们更能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

官方的礼仪活动规范是为了警醒人们,永不忘记,永不放弃。

虽然我们不是革命的践行者,但中国改革事业道路上却少不了每一个人的齐心协力。

在动荡中,像孙先生一样的人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危在旦夕的中国,如今我们更不应该忘记。

曾经有这样一批中国人,他们顶风冒雪,面对敌人几经遭受失败的波折,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建设美好家园是人们共同的心愿,那么即便是当今社会和平发展,我们也依然应该居安思危,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