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没人!曾国藩靠这三点,打造能征善战的湘军,值得创业者学习

发布时间:2023-07-22 11:55:45 发布人:hao168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搞不好就成为炮灰,满盘皆输!创业的关键性在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今天把曾国藩用一年多的时间,组建靠农民来组建一支能征善战湘军的秘诀,总结为三点,给大家参考和借鉴。首先给大家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搞不好就成为炮灰,满盘皆输!创业的关键性在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今天把曾国藩用一年多的时间,组建靠农民来组建一支能征善战湘军的秘诀,总结为三点,给大家参考和借鉴。

首先给大家说明一下,以下内容均是参考了《曾国藩全集》,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阅读。

面对太平军,当时咸丰皇帝,还是迷信正规部队绿营军的力量,给曾国藩一个“协办团练”的名义,让他组织一支能维护治安的地方武装,以维护地方安宁。

当然,这样指令不光是给曾国藩,其它地方官员也有类似指令!据《曾国藩全集》记载:圣旨还特别强调:

或筑寨浚壕,联村为堡;或严守险隘,密拿奸宄,无事则各生业,有事着互卫身家,一切经费均归乡绅耆掌管,不假吏胥之手,所有团练壮丁,亦不得远行征调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咸丰皇帝其实给曾国藩建立“保安队长”的名义,而且连正式的编制都没有,饷银更是没有,连管辖范围都限定的死死的:

“所有团练壮丁,亦不得远行征调”,防止他搞个人武装,拥兵自重!

曾国藩面临“一没钱,二没人”的窘状下,并没有循规蹈矩,因为他早就看透了咸丰皇帝所倚仗的“绿营军”不过是外强中干的一盘散沙,而他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时候到了。

一个教育部长出身的书生,一个怎么带兵都不知道的人,竟然还真做到了!这里给大家总结为以下三点,不可能不全面,请大家尽可能批评,不吝指教:

第一:在没钱的情况下,如何靠高薪、高提成造就一支狼性团队

面对竞争对手,学习他的优势,弥补他的劣势,最起码能让你在思路上,超越竞争对手!

曾国藩开始组建团练的时候,冷静分析做过绿营军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反向”思考:

往日战斗力爆棚的绿营军为啥战斗力不行了呢?

曾国藩发现绿营军的制度有严重的缺陷:就是允许部队搞第三产业来创收!

导致这个原因,就是朝廷的“低饷制”!

与文官一样,武官俸禄低得可怜,都是靠吃空饷和与地方做生意来去赚钱,甚至把军队用来搞走私,收保护费等等作为牟利的手段。

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官捞大的,小兵就当商贩,或者去抢老百姓来弥补自己饷银不足。

这个在和平时期,看似是为朝廷节约财政收入,可是在战争时代,无论是军官和士兵,都是有自己的产业,首先想到就是保财,保命,谁会去认真打仗!

曾国藩开出第一个药方:厚饷制!

普通湘军士兵的饷银是正规军的3倍,是种地农民4-5倍。打胜仗,按照贡献进行比例分成。

军官饷银是正规军的六倍,打胜仗分得更多!哪怕是战死的,抚恤金是朝廷的数十倍。

所以湘军招募,是“将士愈饶乐,争求从军”,曾国藩只需要择优录取就行了。

刚才不是说曾国藩不是没钱吗?曾国藩给出答案:去抢啊!

湘军打胜仗之后,就是屠城,抢掠,抢来的东西,只需要交上来两成,其它都是归打胜仗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就像饿狼一样,跟曾大帅有肉吃,有酒喝,成为湘军的口头禅!结果湘军就变成曾国藩私人武装!当然,让曾国藩落个“曾剃头”的骂名,也没有冤枉他!

对于初创团队而言,做好分配方案,让他们像狼一样冲向市场,拿下市场,就有肉吃,应该值得创业者的借鉴。

后来曾国藩把这个经验总结成为一句话: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曾国藩分析绿营军还有一大弊病:将士相互不熟!

清朝是建立在马背上的,所以他们对武官也是极度不放心的,所以皇帝们设置了:

“兵与勇不相得,兵与将不相习”,将与将又各不相下”的平衡方案。

防止将军们拥兵自重,平常军官任命和隶属关系,搞得非常复杂,比如打仗的时候,从不同的地方给你调兵,将士也是给你配好,作为统帅,根本不熟悉下属和士兵。

结果在战斗中,将军不认识士兵,士兵不认识将军,自然是一盘散沙,如果将军把士兵逼急了,士兵甚至敢把将军给杀了。

将军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大,“胜则相忌,败不相救”,内耗非常严重。

曾国藩在湘军中废除这种制度,采取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对于高级将领,他亲自考察和选拔,至于招募部队,则交给将军本人自己完成。

发放饷银和战利品,都不是统一分配,直接让各个将军自行决定。

相当于人事权和分配权都归部队长官,这样各级军官都是知根知底,有选拔和再造之恩,自然会忠于自己直接上司,形成了: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汤蹈火,生死相救的局面!

为了加强这种效果,曾国藩甚至采取更极端的手法:

主官在,军在,主官亡,军散!

就是主官战死,除非自己军中有更合适的人来代替他,否则部队就地解散,永不录用!

这样把保卫主官成为利益攸关的责任,保护好带头羊,也就保住军队的战斗力!

第三:大搞政治教育,把团队变成一个头脑敏锐,四肢发达的钢铁战士

曾国藩构建团队的原作是:选士人、领山农!

士人:就是读书人,他后来不少将领都是落第的秀才!山农:就是纯朴的农民!

读书人,相当于敏锐的大脑,山农,相当于发达四肢!

有了读书人的班底,曾国藩进而实施中国历史上创新的做法:政治教育!

曾国藩以“维护孔孟之道”来代替“满汉之争”来给这些士人洗脑,从而取得共识,而士人们再把这些理念,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给山农洗脑。

为了达到更好些效果,曾国藩自编一手《爱民歌》: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强调军民和谐之间的关系,这首歌,是不是很耳熟吧。当然这种军民关系,仅局限于清朝统治管辖下的地区。

曾国藩后来能从“屡战屡败”变成“屡败屡战”常胜之师,和他这三点有很大关系,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喜欢的朋友,可以阅读《曾国藩全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