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权阉”泛滥,清朝为何没有出现,宦官弄权之事

发布时间:2023-07-23 09:52:28 发布人:hao168

清朝入关之前,清太祖,清太宗根本就没有设置宦官一职。入关以后,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但是在宫中只留下内监1000多人,最多的时候,也只是达到了3000人,全部归内务府管理。鉴于明朝时期,宦官专权,顺治十

清朝入关之前,清太祖,清太宗根本就没有设置宦官一职。入关以后,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但是在宫中只留下内监1000多人,最多的时候,也只是达到了3000人,全部归内务府管理。

鉴于明朝时期,宦官专权,顺治十年就对宦官,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1,不是宫中派遣,不允许出皇宫。2,职责之外,其他事情一律不得干涉。3,不允许招引外人。4,不允许交接外官。5,不允许与亲戚走动来往。6,不允许以家人的名义买房置田。

两年之后,顺治皇帝还不放心,专门制定一个铁牌,矗立在交泰殿之前,以作警示。顺治十一年,宦官吴良辅,就是因为怂恿皇帝,成立十三衙门,分担内务府工作,被处死。

从明清两朝,中枢权力机构上来看,就会有不同的解释。

明朝时期,朱元璋严禁宦官专权,力度也很大。但是朱元璋去世后,宦官反而迎来了楚天。朱元璋建国之后,设置了中书省六部,处理日常的政务。但是,朱元璋杀人太多了,尤其是胡惟庸案件,牵扯大小官员3万余人,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不在设丞相一职,所有政务全部由皇帝处理。

自此以后,皇帝又多了一个丞相的职能。

权力绝对集中,对皇帝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于皇帝的政治素质要求极高。比如,《明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八天处理了1600件奏折,总体来说,他一天要看20万字左右。

朱棣时期,也还不错,设置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但是决策权还在皇帝的手中。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利用身边的太监,镇压了叔叔的造反,从此之后太监治国开始泛滥。

另外,太监是皇帝的奴才,本身也不可能右后,见识也不高,成为取信皇帝的优点。相比较之下,太监的忠诚度要比内阁大学士大的多,因此太监的权重超过内阁首辅,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从根上来说,明朝太监泛滥,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就已经开始了。值得一说的是,明朝尽管宦官泛滥,但是皇帝从来没有失去权力,一纸诏书,就算是魏忠贤,也的任命。

清朝时期,中枢结构沿袭明朝的制度,也没有设置丞相,也是集权于一身,为何没有出现宦官弄权之事呢!

说白了很简单,明朝辅助皇帝的是太监,清朝辅助皇帝的是皇室。

大清的统治背后有满族各个部落的支持,大清依靠皇室,完成统一,最终也是因为皇室,走向灭亡。满洲人有自己的小圈子,自然就不需要太监成为其在民间的代理人。

比如慈禧执政期间,重用的都是谁,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安德海一个小太监,出宫冒充钦差,就被恭亲王给诛杀。

其实,明清两朝都是将权力更加集中,实行独裁统治。但是他们的代理人不同,明朝用太监,惹来权阉之祸,大清任用皇室宗亲,最后也迎来的部落之患。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