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不胖也可能血脂高!科学降脂按这三步走

发布时间:2023-07-24 07:14:46 发布人:hao168

今年67岁的杨阿姨,诊断糖尿病已经有17个年头了,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再次住入院。在完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病变筛查后,医生发现杨阿姨的双侧颈动脉、双下肢动脉的血管保护良好,均未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今年67岁的杨阿姨,诊断糖尿病已经有17个年头了,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再次住入院。在完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病变筛查后,医生发现杨阿姨的双侧颈动脉、双下肢动脉的血管保护良好,均未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变,化验也发现血脂控制良好,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为1.57mmol/L。这是怎么回事?医生询问后得知,原来杨阿姨平时注意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基础上降糖治疗,平素也没有吸烟饮酒嗜好,积极遵医嘱根据血脂水平进行降脂治疗,并一直规律服药。这让治疗的医生为杨阿姨的光滑血管点赞。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一。顺义妇儿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薛卫霞介绍,预防研究明确了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因果关系,努力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可带来更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显示,人群血脂水平升高,可致2010-2030年我国心血管事件增加920万。因此,遏制人群血脂异常是我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目标。为预防血脂异常,我们应该在平时做好血脂管理,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血脂即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的总称,血脂不溶于水,需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于血液中运行并代谢。

临床中主要检测血脂哪些项目?

主要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这里重点讲一下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这俩兄弟。

血脂检测的重点对象有哪些?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自己和家人的体型不胖,平时也注重饮食,但体检发现大家的血脂都很高,这让出现此情况的人感到困惑。薛卫霞指出,这类血脂升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尤其是基因突变导致高脂血症,有家族聚集性,临床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因此,发现此类情况,一级和二级的亲属应积极的进行血脂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终身坚持降胆固醇治疗。

如何进行血脂管理?通常分三步走的方式加以管理。

第一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风险等级。具体细节需要专业医生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评定。

第二步,依风险等级定降脂靶点的(LDL-C)目标值。

第三步,实施合适的降脂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的基石。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

应用药物,须遵循专业医嘱。选择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贝特类药物、高纯度伽马三不饱和脂肪酸、烟酰类等药物。

降脂治疗中如何进行监测?

对采取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者,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如达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6个月至1年复查1次,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次。

而对首次服用降脂药物者,应在用药4-6周内复查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CK)。如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3-6个月复查1次;如未达到标,需及时调整降脂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药脂药物。每当调整降脂药物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4-6周内复查。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