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篡改明史被坐实,内容颠覆史书!

发布时间:2023-07-25 06:39:51 发布人:hao168

文章来源:水煮历史一部《明史》,历经三朝皇帝,前后编纂近百年方大成。偏偏在《明史》编纂期间,康雍乾三朝皇帝都曾兴起过文字狱,借助任何可能有赞颂明朝之意的语句大肆打击汉族文人,在杀戮无数的同时也毁掉了大

文章来源:水煮历史

一部《明史》,历经三朝皇帝,前后编纂近百年方大成。偏偏在《明史》编纂期间,康雍乾三朝皇帝都曾兴起过文字狱,借助任何可能有赞颂明朝之意的语句大肆打击汉族文人,在杀戮无数的同时也毁掉了大量明代典籍与记载。

因此,有关《明史》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一方面,它得到了许多史学家的称赞,如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称赞《明史》是“近代史”(指五代之后)除《五代史》以外最完善的存在,并列出其“距前朝不远”和“考证精确”两大优点。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史学家及历史爱好者看到了《明史》修纂中诸多不足甚至有篡改历史的地方。如单士元指出:

“清代代替明王朝立国之后,对于明代末季记载有关满洲开国时之文献,视为忌讳”。

这种“忌讳”到了从万历晚期到崇祯期间的所有文献近乎弃之不用的程度。

对比《明史》和《明实录》,清朝统治者在明代历史上做过手脚的痕迹,其实显而易见。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极特殊的朝代:仅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完成大一统的-朝代各在它前后。

作为元朝的后继者,为抹除元朝统治的合法性以及元朝对底层百姓的影响力,继承儒家传统华夷观念的明朝在民族方面下了大力气。而这些涉及夷夏之分的内容,在《明史》中均被春秋笔法抹去。

例如,元末以“红巾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南北两系,在起义口号中都将夷夏之分放在了重要位置。北系红巾军有这样一则旗联:“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北系起义之地原属金朝统治范畴,却不以“复金”而是以“复宋”为口号,是带有强烈的“兴复汉室”的意味的。

明太祖朱元璋便出身于北系红巾军,他所采用的一系列“复宋”口号及措施,被时人认为是能够胜于其他军阀的关键之一。

公元1366年朱元璋下令创作用于祭祀孔子的大成乐时,有谋士以“洗尽胡尘”大赞。

南系红巾军起义时打出的口号则更为直接,直接将“期逐元虏,以靖中夏”作为口号;后期朱元璋主要对手之一陈友谅打出的旗号也是“复宋”和“驱胡”。

然而,《明史》抹掉了红巾军起义中“反胡”的元素,将其写成了一场纯粹宗教引导的民众叛乱。《明史》卷一二二和一二三专门记载了元末群雄并起与斗争的历史,但仅强调他们的白莲教背景,对带有民族色彩的口号只字不提。

明朝一统中原后,曾晓谕高丽(今朝鲜半岛)、日本新政权,其中各提到了“北逐胡君”和“扫荡胡番”,这些词句在《明史》中也被隐没了。

除完全隐没的内容外,还有部分内容被春秋笔法扭曲了。例如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发布过一份极其重要的文化改革诏令,“复衣冠如唐制”“不得服两截胡服”。这种去除夷族因素的改革,显然与清朝初年要求全国范围内如满人般剃发格格不入。

因而,在《明史》编纂过程中,这一诏令由简单的概括为“诏复衣冠如唐制”,到乾隆四年颁行的武英殿本《明史》时去掉了“复”字,并将胡服、胡语、胡名等内容彻底删去。特别是将关键性的“复”字删掉完全去除了原诏令“恢复汉族传统”的意义。

作为又一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住中原的统治者,清朝为确立其统治合法性,必须抹除掉明朝历史中有关夷夏的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编纂而出的《明史》将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放在了真实记录历史之前,部分内容的真实性确经不起推敲。

除对元末明初历史中夷夏之变的内容大作改动外,明朝末年,建州女真——也就是满清统治者的祖上——对明朝的臣属关系也被改为了平等关系,而相关的文献近乎被毁灭殆尽,以至于近代史学家想写建州女真历史时,只能从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寻找资料。

02

近年来考古的一些发现,同样是清朝篡改《明史》的实证。

偶然发现的南明鲁王墓便是证据之一。南明鲁王政权是1645年(清顺治二年)由浙江一带明朝缙绅扶植的、由明鲁王朱以海监国,建立于绍兴的一个政权,是南明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权坚持在浙闽沿海抗击清军,直至1662年朱以海去世宣告失败。

同其他南明政权一样,鲁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如由山东逃难而来的朱以海在浙江、福建无亲信难以服众,后期又有郑彩专权滥杀。加上当时清军兵力远在鲁王政权之上,他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末代明鲁王朱以海最终逝于金门岛,在《明史》记载中,他因与郑成功产生冲突,被郑成功“使人沉之海中”而亡。因鲁王逝后不久清军便占领了金门,当地人对鲁王墓地讳莫如深,多年来鲁王之墓始终是个谜。

直到1959年8月,金门驻军修筑工事时发现了一座非常坚固的墓穴,经挖掘后发现永历通宝等随葬品,以及一方由宁靖王朱衡桂撰写的《皇明监国鲁王墓圹志》,鲁王墓穴方才大白于天下。

在这篇同样由朱家人修纂的鲁王生平中,清楚记载朱以海是病死的。因其中对朱以海一生描述相当详细,所以墓志铭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加上郑成功与鲁王同为抗清力量,杀死鲁王对郑成功来说好处并不明显,杀害一说更显得站不住脚。

《明史》之所以诬郑成功一个杀害鲁王的名头,或许是出于进攻台湾的需要。无论如何,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一事都堪为中华英雄。清军想要从他的后人手中夺过台湾统治权,对其统治的合法性加以污蔑也可算是宣传的手段之一。

除鲁王墓外,还有明太监张敏的族谱可作《明史》篡改历史的证据。张敏是明宪宗时期负责伺候皇帝的一名太监。明宪宗闻名于世的便是对大他十几岁的万贵妃的非常宠爱,以至于自己后宫中竟无妃嫔生下子嗣。

据《明史》记载,明宪宗无子是因为万贵妃善妒,自己生不出也不许其他妃嫔生子,为此害死许多后宫妃嫔及皇子。而张敏则偷偷在冷宫中庇护下了一名皇子,是为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万贵妃得知此事后大怒,张敏因担心贵妃迫害自杀身亡。

然而,在张敏的老家福建同安县,他家族的族谱中完整记在了这名历史名人的生平,其中张敏的死亡时间是1485年,比《明史》记载的时间晚了整整十年。且张敏并非自杀而亡,而是染病身故。

当地的《同安县志》中,有张敏患病严重时,皇帝曾派遣太医来为他治病的记载,这一点与张氏家谱的记载是对的上的,反而与《明史》大相径庭。

两相对照之下,当年的张敏应当没有受到万贵妃迫害,而是回乡自然死亡,且明宪宗曾下旨在其家乡厚葬他,进一步证明他应当不是被万贵妃迫害后自杀——毕竟以那时的条件,尸体从北京运到福建应该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对张敏生平特别是其死亡的更改,明看是抹黑万贵妃,实则是为抹黑明宪宗,坐实其毫无缘由宠爱妃嫔以至于险些后继无人之名。

明宪宗接过英宗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后,能够平反于谦冤案,并在对建州三卫(含建州女真部)的战争中大获全胜等政绩,被其风流韵事掩盖了。

03

一生都想要重修《明史》的章太炎曾经感叹:“明人遗著十不存一也”。

诚然,比之两年半修成的《宋史》以及仅用三百余天就修成的《元史》,修纂百年的《明史》显得精细很多。但是到了民国时期,对宋元历史不满的学者尚可找到史料重修《宋史》、《元史》,却已经找不到足够的资料重修《明史》。

这便一定要提及满清对明朝史料记载的有计划的大规模销毁,乾隆帝修《四库全书》便是其中代表。

后世很难否认这一事实:《四库全书》编纂名为修书,实为毁书。

书中称自己收录3463种图书,计79338卷;然而在修著时被认定为不符合收录条件但“无伤大雅”的就有6793种、93551卷;被禁、被毁,连名录都不列入其中的粗略估计就有3000种以上,其中仅有约一半留存到了现在;还有一部分如《明实录》连“禁毁”名单中都没有,直接毁掉的,更不计其数。

据《四库禁书研究》考证,不算磨毁石刻,被“严查严办”的书籍约在1222种。

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四库全书》收录的书远没有禁掉和毁掉的书多。之所以今人还能看到部分当时被“禁毁”的书,得益于清朝时期印刷术已经比较成熟,这些书籍除藏于书阁、大儒之家外,寻常市井中也可见,所以未能被完全禁止。

所谓“毁典籍”,不仅仅包括物理意义上的烧毁和禁止,在文字层面上修改典籍原本的意思,然后再通过仅宫廷藏书或再焚毁原典籍的方式隐藏自己的改动,也属于“毁”的一种方式。

一个最典型也是最著名的例子:岳飞名篇《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在修《四库全书》时被乾隆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渴洒盈腔血”。改动之目的相当明显,但岳飞抗击外敌的愿意被完全抹杀。

凡是涉及夷夏的部分,特别是“胡虏”等字眼,每逢出现必然被修改。如戚继光《练兵实纪》种有“万众之虏”的说法,在文渊阁版《四库全书》众被改成了“数万之众”;诗人宋讷“胡服朝臣汉驿趋”被改成了“绣服朝臣汉驿趋”;郭翼“用夏变夷遵礼乐”先被改成“一道同风遵礼乐”,后再被改为“治定功成遵礼乐”……

凡此这般,数不胜数。可以说《四库》的修订完全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以修“全书”之名将天下文学作出利于自己的梳理的过程,其文学目的远在政治目的之下。

无怪乎主持《四库全书》修纂的纪晓岚自身十分愧疚,因为他作为文人修书的目的与乾隆完全不同,但他又不得不听命于乾隆,任由乾隆在修书的十四年间借故兴起48次文字狱,同时焚毁大量不利于满清统治的书籍。

原本堪称“名臣”、“直臣”的纪晓岚,也因修书一事被后世史学家痛骂为“汉奸”,就因为修书过程中听从乾隆命令对大量史籍作了更改。

满清统治者对《明史》的纂改,以及对明朝历史典籍的大规模、有计划的焚毁几乎已成不争事实,而这种为维护自身统治大肆修改历史,乃至毁掉相关文献的行为也深为后世所不齿。

虽然人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清朝早期君主为从各方面奴役人民,对历史的大规模修改和毁灭也是罕见的。以至于明朝距离现代并不算远,能找到的史料却寥寥无几。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清朝统治者,特别是创造“盛世”的三位“明君”所兴起的大规模文字狱,导致无辜牵连被杀者无数。为维护统治而进行如此血腥手段,且要借用文学之名,于一国统治者而言显然并非什么光彩的手段。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