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三阿哥借钱修书有什么内幕

发布时间:2023-03-16 22:27:53 发布人:hao168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给众人的印象是专注于修书、治经典,仿佛对夺嫡的事从未放在心上。在电视剧的开篇,当胤禛奉康熙之命,开始追比国库欠款之时,才发现三阿哥已经从国库借了三十万两银子用于启动一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给众人的印象是专注于修书、治经典,仿佛对夺嫡的事从未放在心上。

在电视剧的开篇,当胤禛奉康熙之命,开始追比国库欠款之时,才发现三阿哥已经从国库借了三十万两银子用于启动一项文化工程。

那么三阿哥真的只是借钱修书那么简单吗?其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用意呢?

在正式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咱们先回顾剧中的一个细节。

肩负追款重任的胤禛来到三阿哥府上,想让三阿哥将国库欠款先还上。

结果,不仅胤禛被三阿哥的门客李绂当面怼了一通,也是遭来三阿哥的一通赌气的话,闹得不欢而散。

随后,又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三阿哥亲自拿着三十万两银子的汇票,找到胤禛当面还款。

相比于其他阿哥、大臣对于还款这件事各种抗拒、阻挠,三阿哥的这个还款态度可谓非常积极,令胤禛当场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

回顾完这些细节,咱们开始探讨这其中的内幕

首先,三阿哥之所以汇聚这么多文人,修书治经典,固然有其个人爱好的成分在其中,但是更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投康熙之所好。

康熙一生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酷爱,从他给自己的众阿哥们起名就可以看出来。

在清朝皇帝中,康熙率先效仿汉人文化传统,按辈分取名的方法,为子孙后代命名。康熙规定子辈用“胤”字,孙辈用“弘”字,曾孙辈用“永”字。而且,儿子一辈的名字,全部采用“示”字旁结构的文字。

那么,既然康熙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三阿哥完全可以向康熙申请一些费用,名正言顺地去编撰修书,何必还要从国库借钱,被胤禛上门讨债呢?

其实,这正是三阿哥的心机之所在。

三阿哥的如此行为,就是想给康熙营造一种为了完成编撰修书的文化事业,他不惜个人举债、全力为之的印象。

其他皇子、大臣借钱,要么放高利贷,要么吃喝玩乐、建戏楼。相比之下,三阿哥借款的用途简直不要再高大上了。

如果不是胤禛追比国库欠款,三阿哥似乎一直不打算将此事汇报给康熙。

这是因为三阿哥深谙其中的道理:

干好事,自己主动讲出来,跟从别人口中讲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

如果自己主动上报康熙,未免落个哗众取宠的嫌疑。

而如果经胤禛发现,再呈报到康熙那边,那么康熙必然会对三阿哥青睐有加。

三阿哥所做这一切的真正点睛之笔,还在于接下来的举动,那就是及时还款。

经胤禛上门催债后没过多久,三阿哥就把欠款足额还了回去,而且是同着所有欠款官员的面。

且不说三阿哥到底是否真的有必要从国库借钱,单是他第一时间把欠款还给国库,就令他的形象从众皇子和文武百官中脱颖而出。

我们不难发现,三阿哥的整个操作流程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

1、三阿哥不惜举债去编撰修书,那是在为康熙王朝的文化事业呕心沥血。

2、在得知国库亏空,亟需还款赈济民生,三阿哥又毫不犹豫地将钱还上。

3、三阿哥有意同着所有欠款官员的面还款,意在进一步为胤禛的追款工作站台背书。

最后,康熙得知三阿哥做的这一切后,也是大加赞赏,并表示会从大内拿出专项拨款,支持三阿哥把这项事业完成。

可以说,三阿哥是胤禛追比国库欠款过程中,为数不多的赢家之一。

三阿哥为整个操作流程设置了好几个悬念,每个悬念之后又以一种非常合理的方式进行解读,进而将自己所营造的贤明、通达的形象更加赫然呈现给世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