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三江两岸|梅蓉笔记《林则徐三进九里洲》

发布时间:2023-07-26 19:04:06 发布人:hao168

1841年6月6日,夜已深,富春江北岸一处沙洲边停泊着一排船,船上的灯火如萤火虫一般在夜幕中闪烁着。清代名臣林则徐和他的家人就在其中一艘官船上。夜幕里东风正劲,江面上鲜见船舶往来,前往杭州的船因为逆风

1841年6月6日,夜已深,富春江北岸一处沙洲边停泊着一排船,船上的灯火如萤火虫一般在夜幕中闪烁着。清代名臣林则徐和他的家人就在其中一艘官船上。

夜幕里东风正劲,江面上鲜见船舶往来,前往杭州的船因为逆风不得不停泊在避风港中,等待风势减弱后再出行。林则徐在书桌前坐下,摊开日记本,写下“九里洲”三个字。九里洲这个地名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林则徐的日记中。

九里洲就是现在的桐庐县梅蓉村,位于桐庐县富春江与分水江的交汇处以东6公里处。此处江面曾经十分开阔,但随着洪水泛滥夹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一个长约九里的沙洲,洲上有梅蓉村,有村户千余,属县左大村,临江背山,数万株梅花围绕着村庄,田间屋舍错落相间,恍若桃花源,人称九里洲或者梅洲。

林则徐的日记中第一次提到九里洲,是在道光五年三月十四日,即公元1825年5月1日。林则徐在日记中写道:“阴。早晨过乌石滩,又过钓台,登岸凭眺。过桐庐县,县令胡抡元,汀州人,来迓。过九里洲泊,舟入梅花村,见梅树数万株,如遇花时,则岭南、邓尉皆不足言矣。村中柯、俞两家为大姓,拟嘱其代觅一椽,为异日栖迟计也。午后带雨行舟,二鼓过富阳,未泊。”

林则徐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呢?这篇道光五年的乙酉日记详细记载了林则徐的行程,事情要从1824年底说起。

清道光四年(1824年)年底,江苏洪泽湖高家堰十三堡决口,湖水外注,下游不少州县被淹。高家堰决口引起淮河水位下降,造成黄强淮弱,直接影响大运河漕运安全,清廷为之震惊。由于南河河道总督张文浩治水不力,道光帝将其撤职,并于1825年3月下特旨,命正在家乡为母亲守丧的林则徐赶赴南河督修。古时官员为父母守丧二十七个月,称为“丁忧”,但在非常情况下,皇帝可以紧急召回官员回到工作岗位,称为“夺情”,官员须穿着孝服继续履职尽忠。

道光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下午(1825年4月12 日),林则徐离开福州城,从洪山桥码头登船,告别了前来相送的众多官员和亲朋好友,沿着闽江向西北方向的延平府(今南平市延平区)进发。

福州与杭州之间有两条官道,第一条是走崇安分水关通往江西铅山,然后从赣东北的玉山过屏风关进入浙江的常山,再顺流钱塘江水系直通杭州;第二条路是水路取道浦城登岸,过仙霞关到浙江的江山县,再乘船到达杭州。崇安分水关俗称为大关,仙霞关俗称为小关。因无需绕道江西,取道仙霞岭陆路要近150里,如果有财力雇佣轿夫和挑夫,则节约不少时间,因此这条路尤其适合官宦士人。自明天启三年(1623年),关闭崇安分水关,开浦城小关。顺治十二年,常山的广济水马驿也迁至江山。这一系列措施,使仙霞岭驿道成为福建至浙江的主要官道。

林则徐几次从福州往杭州都走仙霞岭官道。从福州沿闽江、建溪、南浦溪至蒲城,舍舟登岸,过仙霞岭,即进入浙江地界的廿八都。每次经过仙霞岭的关帝庙,林则徐都要进去焚香求签。1812年林则徐考中进士后赴京任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仙霞岭关帝庙时求了一签,签云:“曩时败北又图南,筋力虽衰尚一堪。欲识生前君大数,前三三与后三三。”签文似乎暗示了林则徐的一生将历经坎坷,而前后“三三”竟然暗合林则徐生年六十六。但此时林则徐年方二十八,正是意气奋发之时,只是将此签文记入日记之中。

从福州侯官家里出来十六天以后,在江山清湖码头,林则徐雇了两艘鸬鸟船,乘着水势和南风之利,一路向东而行。在衢州又换了较大的江山船。两天后过建德县富春驿(今建德梅城),泊船于七里泷。

5月1日早晨,客船又启帆行舟,到九里洲时,船家说钱塘江涨潮,又逆风,少不得要在此处等上两个时辰,就将船撑入长王山脚下的支港之中,林则徐上岸漫步,只见梅林重重,可以想象梅花盛开时一定十分壮观。即使像梅岭、邓尉山这样的天下赏梅绝胜之地,与九里洲相比,只怕也要逊色三分。

5月2日,林则徐到达杭州,登岸拜访了当地官员,因江苏汛情危急,不敢停留,当晚就出武林门登船,经北新关、塘栖离开杭州,于5月18日,抵达高家堰六堡二堤工地,穿着孝服投入防汛抢险中。直到工程完工后,他才重回福州继续为母丁忧。

林则徐日记中第二次记载到九里洲是在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十五日,林则徐在福州接到圣旨,朝廷拟任其为两淮盐政,领三品官衔。林则徐在去年洪泽湖防汛时积劳成疾,身体尚未康复,便请求继续在家休养。次年,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十六日,林则徐才从福州启程赴京。

1827年4月9日客船又在九里洲停泊。林则徐登岸与观音寺僧海峰及当地一位孙姓老人,一起漫步于麦畦梅树间。不多时,又回到船上,船刚出发,雨势越来越大,只好移船到对岸的窄溪,傍晚时分,雨势稍歇,才继续前往杭州。

林则徐到杭州以后,从京杭大运河北上,于5月20日抵达京师。当月放陕西按察使。

时间转眼到了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6月28日,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舰队在广州、厦门等地进行发炮挑衅,两广总督林则徐、闽浙总督邓廷桢早已严阵以待,英国舰队未有所得,于是继续北上,剑指浙江定海。从1793年马戛尔尼带领英国使团访华,大清国外强内干的弊病已经被英国人洞察,所以在广州久攻不下的情况下,英军就直奔镇海,作为战争的物资补给基地。7月6日,定海陷落,知县姚怀祥自杀死节。

8月9日,英军舰队抵达天津大沽口,严重威胁到了清廷的安全,为了与英军和谈,道光皇帝听了琦善的谗言,将林则徐原地免职,和邓廷桢一起协助琦善总理广东军务。免职后的林则徐要求赴镇海协助边防,抗击英军。

1841年5月1日,皇帝的圣旨到了广州:“林赏给四品卿衔,迅即驰驿前赴浙江听候谕旨”。

1841年5月3日中午,林则徐出广州永清门,在天字码头登船,与岸上前来相送的官员百姓依依惜别。五月的南粤大地,石榴花、秋海棠已盛开,荔枝、杨梅陆续挂上枝头。一路上,闻讯赶来的官员包括援粤抗英的外省将领络绎不断地到船上与林则徐话别。

5月12日,林则徐的长子林汝舟从南雄赶来,陪伴父亲同行。5月18日到达南雄,等待行李船达到。5月21日过十里梅岭,进入江西大庾县。再乘船下赣江,经赣州达到南昌,进鄱阳湖,折而向东,进入信江。6月4日到玉山港登岸,走四十里山路,过屏风关进入浙江地界,再走四十里山路到常山,这就是浙赣边界的常玉古道。至常山港码头上船,就可以走水路到达衢州,与浙闽官道重合。

1841年6月6日,船至严州府富春驿,杭州城不断有官员前来探望,林则徐答谢送别了众官员,只留下张应昌在船中一起用餐。林则徐年轻未举时,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悉心培养,张应昌(字仲甫)是张师诚的次子,与林则徐情同手足。

船过乌石滩胥口冷水铺、钓台、鸬鹚原,又出七里泷。下午3时左右,东风渐大,往上游走的船都鼓帆疾进,而往下游的船则顶风难行,开始时雇了纤夫曳行,但东风越来越大,纤夫已经举步维艰。到九里洲时,林则徐让船家进港停泊,与张应昌、林汝舟登岸。村中梅树上密密匝匝挂满了青梅,但此时的林则徐已然没有心思欣赏这人间美景,他的心中只有抗英大计。上岸匆匆一瞥,就回船上与众人商谈,谈毕,张应昌上岸辞别。二鼓时分(晚上9-11时)开船东行。

从钱塘江北岸进入浙东运河通常取道西兴渡口,但林则徐从富春江来,不需北行绕远路,可以直接在三江口向南从渔浦口过义桥坝,进入浙东运河。

6月10日,林则徐抵达镇海,旋即与守军研究制造火炮,积极备战。不过林则徐还没有看到英军舰队的影子,却于7月16日等来了道光的圣旨,皇帝责备林则徐在广东所办营务、夷务均不能稳妥从事,却引发了两国战事,责令林则徐与邓廷桢俱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三进九里洲,虽然只是旅途中常见的短暂停泊,却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钱塘江水系在中国古代交通中重要作用的线索。这条连接浙闽、浙赣(粤)大通道以及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河流,不知有多少历史人物从此经过,又在九里洲的梅树下停泊呢?

林则徐的日记将梅蓉这样一个江边小村,与中国近代史伊始的历史大变局联系在一起。百年一瞬,历史不该缄默,更不能被遗忘。

(来源:桐庐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